品牌往上走
过去13年,美特斯邦威培养出了大量忠实的年轻消费者,并将自己带至国内第一休闲服饰品牌的位置。但有相当一部分80后已步入职场,有些甚至小有建树。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着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很多人认为单纯炫耀个性的美特斯邦威无法跟上其成长步伐,他们需要更为成熟,更加有内涵的服饰。如果能适当延长“青春期”,对于美特斯邦威和消费者,实乃两全其美之事。
美特斯邦威最活跃的购买人群是在校大学生,年龄约为18-22岁。为了挖掘更具有消费潜力的23-25岁年龄段的消费群市场,拉长休闲服饰产品线,美特斯邦威曾在2007
年与法国著名服装品牌咨询公司MLC合作,将产品细分为“校园”和“都市”两大系列,并委派两支完全不同的设计团队对产品进行设计。
今年10月,美特斯邦威干脆把“都市”系列独立出来,变成高端品牌ME&CITY。此品牌将目标瞄准22岁之后的职场新贵,刚好与原来偏重“校园”的“美特斯邦威”品牌构成强有力的互补与支撑。其品牌代言人也选用更为知性、成熟的米勒(Wentworth
Miller)。作为热播剧《越狱》的男主角,米勒在年轻人中很有号召力。有人更是将他等同于片中的Michael,认为其是智慧与勇气的化身,而这正是职场新人们最崇拜的气质。
尽管外界担心不断拓展产品的多样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产品的个性,而且这一高端品牌也面临着消费者对其款式认同度和价格接受度的风险。但周成建却希望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看起来信心满满。
ME&CITY的操作手法为周成建的自信提供了依据。美特斯邦威将这一品牌与原有的“美特斯邦威”品牌分开,进行独立操作。这样一来,在18-35岁这个年龄段,美特斯邦威同时拥有两个细分品牌,在稳定而庞大的消费群的支撑下,势必进一步提升美特斯邦威整体的市场占有率。
而“美特斯邦威”在市场上的领军地位,也使得ME&CITY具备了先天的渠道资源优势。这预示着“ME&CITY”快速渗透并快速抢占市场已经具备了先决条件,是任何一个白手起家的新品牌都无可比拟的。
由于消费者为更有购买力的人群,这一品牌服装的风格更为内敛精致,用料与做工更为考究,这一品牌产品的定位也不像美特斯邦威的其他产品那样平民化。这为美特斯邦威在未来的销售收入奠定了基础。
1990年,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Robert
Lauteerborn)曾提出营销的4C理论。即以客户(Consumer)为中心进行营销,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当时,最年轻的80后才刚刚来到世间。而现在,这一理论正在成为开启80后这座巨大商业金矿的钥匙。
研究80后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论在他们身上的适用性:他们顶着“小太阳”的光环长大,在消费时也要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还在依靠父母的支持,因而以“不买贵的只买对的”为消费准则;他们拒绝复杂,追求消费行为的舒适便利;他们身为独生子女,害怕孤独,渴望沟通。
在人们还在讨论这一理论是否太超前时,美特斯邦威已经都做到了—那就是以大众化的价格,提供最具个性的产品,将沟通与互动贯穿于营销活动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