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个***摄影的时代,摄影爱好者的队伍规模与日俱增,各类摄影大展及摄影比赛更是多如牛毛。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积极参与影展、影赛不仅是彰显自我摄影才能的机会,也是一种交流创作心得,提高摄影技能的有效方式。但是,全国性的摄影大展也好,区域性的摄影比赛也罢,获取好成绩的作品毕竟是少数。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摄影竞技活动那么多,想要在比赛中有所斩获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掌握参与比赛的相关知识和技巧,那么下一个获奖专业户可能就是你。
1. 理解规则
说白了,摄影比赛就是一种游戏,参与者一定要事先了解游戏规则,征稿启事就是影展影赛的“游戏规则”。虽然征稿启事的内容大同小异,但仍有必要仔细研读。许多影友只是关注主题与奖项,当然,切合主题非常重要,奖项也是这项比赛是否值得参与的关键,但是无论主题多么明确,奖品多么诱人,不仔细阅读其他规则条目便无法综合客观地了解比赛动机,更无法对影艺竞争做出准确的分析,有时还会上当,无偿地为一些商业行为提供素材。所以规则中的比赛目的、主题要求、参赛方式、作品体裁、投稿张数、尺寸要求(数据量要求)、作品使用权等项目都需要一一阅读分析,然后再确定这项比赛是否有必要参与,手中是否有合适的作品。
2. 符合主题
无论是大型影展还是小型影赛,都会按照种类或题材来划分,选择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是必须的。比如2009年9月,大众摄影网与WACOM公司合作举办了“数码创意摄影大赛”,主题要求中有:“作品需基于自己原创的摄影作品,再融入限定的创意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可是在评选时我们发现,许多作品虽然制作得非常精彩,构思也很巧妙,但是在作品中根本找不到原创的摄影作品的痕迹,所以直接被淘汰出局,实在可惜。
3. 避免雷同
在主题性比赛的投稿中,一定要准确地切合主题。比如一些带有旅游宣传性质的摄影比赛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风光、建筑、动植物、民风民俗等都可以作为拍摄重点,但是想要在众多的同类主题作品中脱颖而出,则必须避免与多数人拍摄的内容和形式雷同,这样才能凸显创意,出奇制胜。例如2002年“中国·焦作山水国际摄影节”的摄影大奖赛,许多影友片面地理解“山水”的含义,纷纷去云台山拍摄风光,只有著名摄影家梁达明先生在城市中寻找题材,终以一组焦作城市风光作品将5万元头奖收入囊中。其实,每次大赛中都少不了避热就冷的成功案例,关键在于参与者需要有冷静的头脑,成熟的构思。
4. 巧妙分类
一些大型影展影赛往往按照大类来收取稿件,比如22届全国影展就分为“艺术、记录、商业”三大类,此外还有为鼓励青年摄影人而设置的“青年作品奖”,以及按照色彩形式划分出的“黑白作品奖”。这种分类比较概括,表面来看投稿似乎非常简单,比如一些没有经过大幅度后期调整的风光作品既可以算作艺术类,又可以算作记录类。一些数码创意类作品既可以投入艺术类,也可以投入商业类,黑白作品更是可以符合多类项目的要求。所以这种看似简单笼统的分类实际非常复杂。
从分类的表面分析,风光、花卉、人体等视觉效果强烈的作品大多会投入艺术类,人物、事件、民俗、专题则在记录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假如您手中有一些不错的风光作品,如果投入艺术类必然会面临更多更强的竞争对手,如果改投记录类,则可从生态、环保角度切入,在众多的民俗、人物、事件作品中给评委耳目一新之感。获奖概率自然可以大幅提升。商业、黑白也是如此,影友可以举一反三,扬长避短地选择最能反衬出自己特色的类别进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