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恶性竞争手段出现在同一个行业之中,尤其是快速消费品、互联网、家电等竞争激烈的行业。为了排除异己、攻城略地,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黑公关、口水战、终端封杀、技术屏蔽、贴身肉搏、诉讼……无所不用其极。攻击对手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手段盘点
手段1
技术屏蔽
案例:QQ、360
从11月3日宣布让用户作出360与QQ“二选一”的决定后,腾讯和360的“战争”一直在升级。
11月4日晚间,360方面透露,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全力干预下,目前QQ和360软件已经实现了完全兼容。但是腾讯方面称360在说谎。
5日,马化腾明确表示,工信部倾向于认定腾讯无辜。并向公众解释腾讯的自救做法是不得已。而360董事长周鸿祎于6日凌晨对外发出一封公开信,表示腾讯此前抄袭360安全卫士并强制推广的行为,是欲置360于死地。
而金山、傲游、可牛、百度四大厂商5日针对360高喊出“不惜玉石俱焚”也要联合抵制,但关于四大厂商何时正式开始“不兼容”,可牛CEO傅盛却表示,目前不兼容的方式与时间,都尚未确定。当时就有业内人士称,四大厂商此举,意在联手给360制造舆论压力。
此次事件源起于9月27日,360新推出一款仅针对腾讯QQ软件的名为“360隐私保护器”的工具软件,正式向腾讯宣战,将二者持续多年的“暗战”演化成了明斗。360方面称,某些客户端软件会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而“360隐私保护器”可实时监测并曝光客户端软件窥视用户计算机隐私的行为。
紧接着,360又推出“扣扣保镖”,在QQ体检、查杀QQ盗号木马等板块的基础上,新增了阻止QQ强行静默扫描用户硬盘功能。随后就有网民发现,安装启用“扣扣保镖”后,QQ不能正常升级,不断被提醒有360在影响进程,不得不关闭360安全卫士才能进行。
双方矛盾一步步升级。10月14日晚,腾讯发出公告称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做出赔偿。而360也向媒体表示:“QQ窥私事发后,腾讯发假新闻说360涉黄,并用技术手段全面封杀360隐私保护器的下载地址,阻止网民下载,对此,360将提起反诉。”
手段2
黑公关
案例:蒙牛、伊利
今年10月19日,新浪微博传出消息,称曾引起轩然大波的“圣元奶粉致儿童性早熟事件”,是蒙牛集团联合其公关公司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为打击竞争对手策划出来的。消息经网络疯狂传播,蒙牛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紧随其后,伊利通过媒体发表声明,证明蒙牛曾通过公关公司在网络上散播攻击伊利品牌及产品的负面消息,因为伊利反应迅速才免遭圣元奶粉的下场。随后,呼和浩特警方对外证实,蒙牛员工安勇利用公关手段策划攻击伊利,属于商业诽谤,并批捕涉案人员。蒙牛也及时撇清与安勇的关系,并向伊利及消费者公开道歉,才使这场“乳业地震”趋于平复。
蒙牛道歉之余,重提几年前的“未晚事件”反击伊利,称2003~2004年间,伊利集团曾花费超过590万元委托其合作公司北京未晚品牌(国际)传播机构,对蒙牛公司进行新闻攻击。但是时隔几年,“未晚事件”仍然悬而未决,所以要求公安机关查办,予以解决。
在伊利对“未晚事件”尚无公开回应之际,蒙牛集团副总裁胡苏东10月25日对外表示,蒙牛希望与伊利“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进行良性竞争,仍未得到伊利方面的回应。至此,双方都陷入沉默。
手段3
终端封杀
案例:雪花、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