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纱摄影经过约十年的发展和市场磨合,历练了多次低迷和震荡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本行业独有的行业特制,其大致表现为:
一、做的是美丽事业,从影楼老板到从业人员,真正打算把这一观点上升到事业高度或者艺术范围的,确实不多,或者说无能为力。
二、行业形成时间短,许多机制和人才培养有待于进一步成熟,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人像摄影专业人才输出,而影楼,远不仅仅是摄影这么简单,所以,人才的匮乏让急功近利的影楼发展处于一种小牛拉大车的艰难状况。
“伪人才”“伪成功”是现代中国影楼管理上最大的特点。
影楼里面的人才,包括“摄影”“化妆造型”“门市接待”“数码制作”和“管理策划”等,(传统意义的美工已经基本淘汰)。很多人都挂着一定的光环,骄傲自大者随处可见,服务意识尤其淡薄,这使得影楼管理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现代网络的发达,加快了人员的流动性,这也带来了许多的管理难题。
目前影楼的工作性质,不可能标准的推行8小时工作制度。薪资以提成为主,从某种程度上说能拿到多少薪水,多数人的工资都有很多机会成分,没有人可以预见自己的工资。这也使得很多影楼总是在工资的洽谈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善。
按照美国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管理者,都应该力求卓有成效,也就是说他应该具备一种正确选择,决定,实施和完善的能力,达到理想的结果和应有的效率。
在影楼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我们总是可以看到,经常有人在单兵做战,有的岗位人员甚至都没有下属,但是他们实质上却是在管理着很多的的事物,当一个摄影师或者数码设计人员在表现效果时,选择B方案而放弃A方案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位消费者是否买片,也就是说这种完全“自主性”的决定,直接就影响着影楼的业绩,这种时候,一个技术部门的人员对业绩的影响就超过了经理人,或者说他这个时候的作用和关键性比一个经理人还要重要。但是我们又看到了,影楼里的工作人员是技术人员的同时,同时也要求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也就是说他同时也是一位服务人员,而在服务中,这种管理意识细节到一张纸,一杯水,或者说一个微笑,一句问候。简单的说教和以往的制度在众多细节问题上已经无能为力,靠纯粹人性的信任来让大家自觉维持这样具有双重性质的工作也是收效不大。所以,笔者提出了集简便性,效率性为一体的影楼“五心”数字化管理模式。
笔者按照多年的管理经验,结合实践事例,浅谈一下“五心”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成效。尽管这在经管管理上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说法,宗旨都是要效率业绩。但是我们必须公认的是,找到一种让大家都能更好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尤其是最适合影楼行业人才特点的管理模式,非常关键。
“五心”数字化管理模式,充分照顾到“便利性,简单性,准确性”,效率明显提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人进行有效的改变,是这一管理理念的最大特点,所谓的“五心管理”即采用鼓励机制,来调动五种在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心态,而数字化,也就是细分到天天考评,项项评分,增加准确度和促进性,这几种心态同时也包含着更多的心态,而且以往的管理里,也都谈到了这些心态各自的作用,而在这里,是把这些问题进行更为实际可行的系统化,条理化,模式化,更突出其基本的作用,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行之有效,集教育引导,员工成长和企业完善为一体,让员工形成一种良性的事业观,价值观,使企业获得一种全面发展积极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