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 首页 > 影楼管理 > 秀场企划 > 从构建到运营 影楼七步做好社群营销

从构建到运营 影楼七步做好社群营销

  社群被高密度的喊了快两年,但至今为止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与成型的方法论,似盲人摸象,各言所是,到底社群应该如何玩?***步做什么,怎么做,接下来做什么?

  组织行为学认为,社会成员要构成一个群体,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群体成员需以一定纽带联系起来
  (2)成员之间有共同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
  (3)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通过对社群原始定义的系统解构,我认为社群+落地粗略的可分为七步。

  构建社群

  第1步:重新定义目标用户群体,确立产品定位

  首先就是要设计联系群体成员的纽带,不论是产品、内容还是工具。社群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作为入口,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如小米的载体是手机,大三湘的载体是山茶油。

  在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整个商业逻辑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先有产品后有用户,但现在可以先有用户后生产产品。因此,对企业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重新定义目标用户,根据用户画像以***快的速度推出***小化可行产品,就是所谓的MVP。

  为什么那些曾经在去年热火朝天的所谓社群今年销声匿迹了。因为情怀不宜久藏,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你还是的实实在在替用户解决问题,不然就是耍流氓。
  
  “为发烧而生”定位没错,但如果总是出问题,长期以往,士可忍孰不可忍。产品才是凝结群成员关系的媒介和群成员需求的解决方案,社群的调性、价值观标签固然可以把群成员快速圈起来,但如果没有产品把大家的痛处抚平,标签就会陷入"然并卵"的窘境。

  目前来看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受到各大厂家的青睐,另外目标用户定位必须**,不能说你的用户是年轻的白领女性,而是如下图般细致入微。

  目标用户定位明晰后,接下来就是产品。

  在这个物品过剩、物欲横流、认知盈余的时代,产品功能已远不能满足用户诉求,还必须肩负起用户展示自我以及与外界互动的使命,这就使得产品人格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同时还有符合“平民的价格、**的气质”才可能打动中产,产品或服务要惊艳到让粉丝引以为傲,逢人就赞不绝口主动推荐,让用户有炫耀的资本和自传播的动力。
 

  第2步:寻找100位KOL进行产品封测

  无论是小米还是其他产品型社群,他们的发展轨迹都是首先从万千潜在用户中筛选100位KOL,那么这些KOL从哪里找?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批KOL只能靠创始人的人脉资源来定向邀请,或从垂直论坛找大咖、达人,这些人名气不一定大,但在细分领域有**话语权和影响力,还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力,当然能幽默风趣那就再好不过了。更关键的是这些KOL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晒个不停。

  “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批进入者必须高度认可社群发起人,高度认可群文化和群目标,某种程度上用**来投票是甄别是否为同路人很管用的方法。

  **既是一定的门槛,同时愿意为一个社群付出**的人,也愿意付出时间,愿意为社群投入时间的人才是真正的铁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群都要用**来投票,但是加入必须有门槛,无门槛的社群,只是一味地拉人头追求数量,***终只是一个人群而已,跟牛群、羊群没任何区别!

  网络社群营销是一个口碑传播的过程。通过一些元素引起口碑,汇聚人群,口碑再扩散,...... ,周而复始。

  第3步:策划社群活动,强化身份认同

  社群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聚集与连接,线下活动是保持社群生命力和活跃度***为重要的保障。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只有在高频互动中才能强化成员彼此的链接,增加成员的归属感。《大连接》的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认为参与(即重复的合作性互动)能够建立信任并增加关系的价值。

  互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互动。线上聊一百次不如线下见一面,通过移动互联网的连接很容易找到价值观相近的伙伴,但若没有见面机会,彼此很难产生信赖。

  目前很多活动内容聚焦在新产品体验或邀请铁杆会员参观工厂、观摩生产流程等。很多社群不重视用户之间的交流,而在意活动的影响力或规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用户彼此的交流,而非活动本身,更不是形式上在一起。据统计小米平均每个月举办21场活动,米粉节、同城会等等,从中可以看出高频次活动对社群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社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内聚拢成员,强化成员关系,对外宣扬社群核心价值,吸引新成员加入,同时不断的向外界宣告社群存在。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如果人们一周看不到企业的消息,很容易就被人们遗忘。

  为什么那么多EMBA同学喜欢参加玄奘之路,一方面是活动本身带给人们刻骨铭心的体验和人生感悟,***重要就是人们在一起徒步穿越戈壁途中凝结而成的一生情谊。

  第4步:构建一套极客文化体系,提升成员专业认知

  雷军曾说过一句比较矫情的话,他说“看不懂的人以为我们是手机公司,看懂一点的人以为我们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其实都不是,我们是一家品牌公司、文化公司”。
文化是社群的灵魂,文化体系回答了构建社群的目的是什么?社群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社群文化体系至少包括社群目标、价值观、社群公约。

  社群成员必须要一起做一些事才能加深和固化彼此的感情,也就是常说的“扛过**、下过乡”。***社群的基础在于:让对的人在一起做对的事。这里“对的事”就是共同的目标,或者说共同的任务。

  有了共同的任务、持续的活动,社群才有活力,也才可持续。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让弱关系升级为强关系,社群目标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也是吸引新成员加入的关键要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除了应该遵循“平等、开放、协作”的互联网法则外,还要有利他的文化基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讲人类社会早期,是混乱的,个人放弃部分权力和自由,共同来维护集体的权力,以集体的力量来帮助每个人,这就是社会契约,这样社群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其中关键是精神的认同,思想的引导。

  因此,对文化的认同是一切关系的开始,创造共同的认知和价值后,追随是必然的行为。社群只有源源不断的带给群成员归属感和优越感,成员才会留下来,并自发传播社群文化。
对于产品型社群而言***重要的就是打造一套极客文化体系,塑造极客文化氛围,类似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当社群目标定位为中产阶级后,那么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社群调性,都应宣扬一种极客的价值文化主张。

  从认知到行为,从文化符号到仪式展演,由内而外全方位提升成员的专业认知,为社群建立品牌护城河。通常采用的手段就是提供一套鉴别方法,与友商PK各个指标、参数突显自身产品的***。

  试想一个新产品如何迅速从山头林立的市场脱颖而出,目前来看除了找那些已成名的品牌过招外,再没有第二个方法。无论是小米、滴滴还是钉钉,无一例外都是拉着友商围绕各种指标、参数撕逼,这不仅赢得了更多成员的拥护与垂青,而且为成员创造了对外炫耀的资本和内容。

  第5步:社群裂变,培植自组织,布局线下体验场景

  社群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裂变,裂变的前提是社群已经形成一套成形的亚文化体系和运营机制。社群裂变并不是由社群**主导,而是依靠社群内的核心成员主动发起。

  今年很多图谋长远发展的社群,都不约而同的布局线下,为线下成员提供聚会、活动的固定场所。

  社群场景化极大的增强了社群成员的仪式感和体验感。

  社群需要通过仪式来宣告它的存在,弘扬社群的价值主张。通过举行仪式可以强化社群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增强成员间的凝聚力。仪式感的塑造统一化和符号化,无论是语录体系还是外在的衣着、行为,成员统一整齐的行动带给心灵的震撼是产品无法比拟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 黄先生
    36岁
    摄影师
    1万-1.5万
    啊先生
    32岁
    摄影师
    6千-7千
    郭先生
    34岁
    摄影师
    1万-1.1万+提
    杨先生
    44岁
    摄影总监/主管
    1.7万-2万
    徐女士
    22岁
    化妆师/造型师/写真化妆师
    5千-8千
    左先生
    32岁
    摄影总监/主管/摄影师
    1.5万-2万+提
    张女士
    32岁
    数码总监/主管/修图师/调色师
    8千-1.5万+提
    儿先生
    29岁
    摄影师
    9千-1.2万
专访修图师火山
专访修图师火山
提起修图师,大多数人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埋头苦苦修图的男性修图师…
专访摄影技术总监徐东
专访摄影技术总监徐东
徐东老师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叙事:浪漫与理智并存,来回切换,游刃有余…
专访摄影师陈曦
专访摄影师陈曦
你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多久?三分钟,三天,三个月,还是三年…
专访摄影师阿淼
专访摄影师阿淼
9年的从业经验,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无意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阿淼老师…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长大后的我们总是怀念着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时候的奇思妙想…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没有人会走的一帆风顺,阿豪老师刚开始也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
专访摄影师林涛
专访摄影师林涛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我们为了生活、家人、前程奔波…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纵使你天分再如何差,只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