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节假日共计117天(包括公休日),基本上占到了全年的三分之一,对于消费类产品而言,节假日对销售拉动无疑效果是显的。但对于节假日,很多厂家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人气旺盛,购买力强劲;恨的是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而效果未必很好。
那么,对于节日营销,我们需要把握的关键和注意的方面是什么呢?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重合,对以要想在双节中有所斩获、突出产品和品牌信息难度显得就更大了。如何掌握节日营销的节奏和频率需要厂商提早准备和制定方案。
节日营销的“三大关键”
营销目标确定
任何营销活动,目标的制定是第一位的。节日营销当然也是营销活动,所以也不例外。
首先,营销目标一定是跟企业的营销战略相关的,对于节庆营销而言,要看通过节庆活动是为了进行品牌推广、口碑还是仅仅是短期的销量,当然,销量也是活动重要的一环。
其次,通过活动的开展,了解目标消费者的生活主张、习惯,为品牌的宣传和塑造提供依据。如户外广告、电视广告等媒体宣传提供某些参考。
再次,借助节日消费集中,推出新产品,能够快速接触到消费者,起到快速入市的作用。
所以,要制定一个明确的营销目标:如销量、销售额、目标消费者到达人数,参与度等。
营销主题选择
很多渠道营销活动,成了经销商“黑色收入”的温床;消费者活动,最后成了看节目,做游戏就“闪人”的“潜规则”。这样营销活动没有任何意义。活动结束,消费者走了之后连这个品牌是什么都没有记住。那么,最大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最大的问题不是活动不精彩、不热烈,而是活动的主题不清晰,不能打动人。
主题是需要“策划”的,策划则需要“创意”。主题确定需要跟品牌和产品相结合,也要跟目标群体的身份和特征相适应。所以,在确定主题时不妨从选定目标消费者开始。比如可以在某一个“圈子”或者针对某一“爱好”进行选择消费者,在活动时嵌入这样的主题,引起共鸣。
例如,针对家庭购买为对象的活动;也可以为儿童为对象设计活动,并将其统一到国庆、中秋的大主题下面。
行动方案构建
总的原则是不断有小的亮点和小的高潮,不能“一路平淡”,流程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但一定要紧扣在活动的主题的目的之中,切不可忘了。因为营销活动不是慈善晚宴,要讲究回报。营销活动要有价值的体现,一是目标消费者获得了价值;而是厂商获得了价值的增值。
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保证营销活动的效果和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项目。方案的制定,包括内容、形式,载体。如果是卖场内部的展示就要突出生动化和趣味性;如果是卖场外的活动,互动性一定要高,提高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
组织保障上,要成立专门的推广小组,一来可以做到活动执行的准确、及时;二来可以在资源保障上提供强大的支持。
节日营销的“八项注意”
创意设计
每年很多企业感叹节日营销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不做又不行,一来大家都在做,二来不做渠道商也不答应。那么,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要设计有创意的活动主题以及活动内容。没有创意的主题和活动就如没有灵魂的肉体,起不到丝毫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