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秀:既无特色,也无创新
俗语说:“吃人嚼过的馍,美味。”在企业经营中,这可不是普遍的法则,相反,“吃人嚼过的馍,有味”倒是一个业界的共识。
以娃哈哈为例,这个企业不但可乐是仿制品,几乎所有产品都是步他人之后尘,“吃人嚼过的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创立了一批保健食品、营养食品的生产厂家,沈阳飞龙、太阳神、今日、三株等保健品纷纷面世,品牌林立,百舸争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是在这种
情况下问世的;当乐百氏等生产纯净水后,娃哈哈纯净水随之诞生;统一、美年达果汁饮料之后,娃哈哈“非常甜橙”、“非常柠檬”紧随其后;同样,娃哈哈的“天堂水,龙井茶”也不是自己的独创。由模仿到跟进,由跟进到挑战,部分产品甚至由模仿而一跃而成为市场领导者,这是娃哈哈的经营思路。当飞龙、三株、太阳神日落西山的时候,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却如日中天;茶饮料、纯净水则后来居上,而果汁系列产品也势头强劲。确实,娃哈哈的经营经历告诉我们,“吃人嚼过的馍,有味”!
细想起来,凡是娃哈哈成功的模仿都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有特色、有创新的模仿:儿童营养液定位在营养食品,而不是保健品,仿佛在十几年前宗庆后就已经预见到了保健品的末路不远了,的确有远见卓识,当国家对保健品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以后,当消费者逐渐开始拒绝保健品以后,营养食品则顺利过关;娃哈哈的纯净水利用了娃哈哈的品牌效应,将其更深入地挖掘出来,利用起来;茶饮料以其文化诉求一举定乾坤,更为杰作;非常果汁系列,则是借助非常可乐初始阶段造成的品牌效应而乘势推出,亦可圈可点。
唯一的缺憾是娃哈哈的非常可乐,既没有特色,也没有创新,只是简单的模仿,连主色调的红色都是模仿。非常可乐目前的尴尬处境不能说与这种简单的模仿无关。何谓特色,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弱我强,这是特色。以此三点而论,娃哈哈没有。何谓创新,或产品推陈出新,或产品形式、包装推陈出新,或服务的推陈出新。以此三点而论,娃哈哈的创新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