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去年,因为新人扎堆结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也正是这一年,影楼开始主动放弃一直以来为消费者诟病的行业潜规则:剩余底片付费、化妆费等隐性消费。除了服务质量外,确立自己的风格,不断创新以求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也成了决定影楼和工作室能否存活下去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成为主流消费群体,无论是影楼还是工作室都将宣传力量投注于年轻人更为熟悉与接受的网络渠道:网站、微博、微信。这在扩宽消费者选择面的同时,无疑加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反之对影楼和工作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楼逐渐主动改变业内诸如二次消费、底片费等潜规则,工作室则将更大的精力用于确立自己的风格,以期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老相馆。翻拍自国际艺术影楼
新人到影楼咨询。
几乎每一年,昆明摄影行业都有新鲜血液加入,也都有影楼或工作室倒闭。而去年,因为新人扎堆结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也正是这一年,影楼开始主动放弃一直以来为消费者诟病的行业潜规则:剩余底片付费、化妆费等隐性消费。除了服务质量外,确立自己的风格,不断创新以求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也成了决定影楼和工作室能否存活下去的关键因素。
从单一的照相馆到大大小小的影楼工作室,从简单的黑白照到主题不一的外景摄影,从消费者靠打官司索要底片到免费赠送剩余底片,昆明摄影市场在竞争中趋于良性发展,这块美味的蛋糕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改革开放前拍结婚照是为领证 照像馆的经营业务之一
“婚纱,西装,教堂”,这是经常在电视剧和电影中看到的民国时期的西式婚礼,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昆明,这样的场景同样在上演。
作为昆明繁华地段之一的正义路,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展示着时尚和潮流之风,这其中就包括照相馆。
在正义路国际艺术影楼的大厅里,挂着一幅摄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婚纱、西装、婚车还有教堂,勾勒出那个时代最前卫的西式婚礼。
国际艺术影楼的前身为国际照相馆。1938年,因为战乱,南京的国际人像馆搬到了偏远而相对平静的昆明,改名为国际照相馆,从此便扎根立足于正义路上,其原址一直保留至今。
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里,人们结婚时一般只是到照相馆拍一张黑白的半身照以作纪念,或者说是为了完成结婚证上要贴照片的要求。1979年结婚的王阿姨就是在国际照相馆里拍的结婚照:当时她和丈夫分别拍了一张半身照贴在各自的结婚证上。“当时拍一张照片是五角钱,我们甚至连一张两个人坐在一起拍的照片都没有。”王阿姨说。
改革开放以后,穿礼服、穿婚纱结婚的形式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1983年,国际照相馆开始接拍套相。所谓的套相在当时是指:新娘身穿礼服或婚纱,新郎身着西装所拍摄的一组结婚照。当时的结婚照拍摄并不像现在的是一组照片新郎新娘换几套衣服,换不同的场景,分内景外景拍摄。当时的新郎和新娘拍摄结婚照的礼服只有一套,拍摄场景也只有一个摄影棚,他们穿着同一套礼服在摄影棚内摆出不同的姿势进行拍摄。1983年的照片仍然是黑白的。
1985年,国际照相馆开始拍彩色的结婚照。“当时来拍摄结婚照的人大部分都会拍一组婚纱照。”国际艺术影楼的张经理介绍说。
1987年结婚的姚女士,当时花了一百多元钱去照相馆拍了一组婚纱照。不同于现在的横图样式或正方形的照片,当时流行的是竖图样式的照片。
时间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结婚拍婚纱照在昆明已经开始普及,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在结婚时都会去拍摄婚纱照以作纪念。
在老昆明人的记忆当中,艳芳照相馆拥有和国际照相馆同样的“***”地位。艳芳照相馆1930年落户昆明,位于正义路的中段。而如今,两家“***”的发展道路则截然不同。国际艺术影楼仍旧保持着传统的风格,在综合中突出重点,黑白照和集体照两项结合是国际艺术影楼的取胜法宝。在数码技术和电脑后期制作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国际艺术影楼一直保留着人工修复照片的传统手艺,“我们现在是云南省唯一一家保留有这项技术并一直在运用当中的照相馆,”张经理说。
婚纱摄影一向不是国际艺术影楼的主营项目,现在来国际艺术影楼拍结婚照的一般都是结婚证上所用的半身照。在数码摄影技术的当下,花30元拍摄两张半身照,10分钟就可以拿到照片,“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照片进行一定的人工修复,同样的也结合一定的电脑后期制作,”张经理说。
而艳芳照相馆2010年升级为嗨摄影,馆址也从正义路迁出,搬到了建设路。“***”的艳芳照相馆摇身一变,变成了以时尚、特立独行和自由为风格的影楼,与其他影楼一样,写真和婚纱摄影成为了其主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