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这本画册,在图片编辑选片中就在依次构建一个虚拟情节,例如这几页的选片:
虽然不是故事摄影那样连续的叙事拍摄,但是内容上的联系和叙事感的构建,逐步「触发」了画册的选片和编辑发展。
这样的选片和编辑,会帮读者构建出一个更易读的线索。
项目整体氛围
艺术摄影更普遍的选片动机,则源自非逻辑的感受,或许连拍摄者和编辑本人都无法定义。如果编辑成功,依然会有一个可被感知的整体效果。
例如沃尔夫冈·提尔曼斯的《Neue Welt》(新世界),无论在形式结构、相邻图片联系、叙事和内容上,我们都看不到清晰的逻辑联系,甚至作者本人也认为这些照片看起来随意,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画册的整体氛围:
这个项目是在作者旅行中拍摄的,但并非那种游记或者社会调查式的创作。他想用镜头述说他看到的世界,“要好好看看相机能为他做什么,自己又能为相机做些什么。”很显然就不太适合前面三种更有逻辑的、单线的、显性的选片动机。
这种选片和编辑,也为我们展示了艺术更多元的面向,不确定的,可被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可见,在「好看」之外,有很多种选片的动机。它们交互并行,共通构成了图片编辑的多样性。
-
03.大师们如何纠结选片细节?
具体到每一位摄影师,选片动机又会带有个人很强的个人色彩和主观意愿。我选择了几位介绍:
阿诺德·纽曼
气质+环境+再构图
以拍摄环境人像(大佬)著称的阿诺德·纽曼,可以从他公开的底片中推测,用了分级+排除法的方式(类似于Lightroom)标定照片,并且在选片的时候同时将裁图考虑进去做编辑,最终确定选片。他的作品单张形式感较为重要,会通过二次构图,将照片做成与人物身份和气质相匹配的样子。(详见:《拍人像启示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