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骆青敏近照
争取三年内拿到省级知名品牌称号、五年内拿到义乌第一个影楼业的***商标,在义乌农民摄影师骆青敏看来,上述目标看起来有点远,但时间会证明他对自己许下的诺言。
“义乌不仅有国内一流的制造型企业,在影楼这一行,同样有比肩国内一流同行的底气。”骆青敏坦言,从喜欢上摄影,到成为国家级摄影技师,再到自己经营影楼,30多年的摄影之路成就了今天的自信。
少年心性:摸大伯的相机是最大的幸福
8岁那年,家住义乌杏园大处村的骆青敏,第一次看到了照相机的模样。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村里大枣丰收,有记者前来采访,并要求村民和满堆的枣子一起拍个照。
得知照相机可以把人的影像拍进去,备感新奇的骆青敏马上跑到枣堆后面,抱起一大把枣子等着拍照。但摄影记者表示只需要大人配合,然后把他拉到了一边。
第一次拍照的机会和自己擦肩而过,让他越想越委屈,回家后大哭不止。不过,母亲的一句话让骆青敏看到了希望,“在外地工作的大伯也有一台照相机,等他过年回家,让大伯帮你拍一张。”
“大伯的那台是海鸥120相机,在那个年代,这样一台外型笨笨的相机足以引起大家的围观。”骆青敏说,那年春节,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张自己的相片。
因为底片有限,不可能拍太多照片,但对他来说,能摸摸这台海鸥相机就是最大的幸福。
“当时一边摸一边想,为什么这东西就能把那么大的人给拍进去?”骆青敏说。
结缘摄影:攒下零花钱和同学拼胶卷
进入高中后,骆青敏因为喜欢摄影,和班上几个同学打得火热,原因是其中一个同学家里有一台135相机,大家只要凑份子钱买胶卷,就能借出来轮流拍照,但这种好事一个学期内很难碰上两次,原因是买不起太多胶卷。
“当时一个月有几毛钱的零花钱,而一个乐凯黑白胶卷的售价是6元左右,这意味着三四个同学得存上好几个月才能买得起。”骆青敏说,为了最大化利用胶卷,每次装入相机前,都会在胶卷前端用胶布粘上一小段废胶卷用于过片。这样做的好处是,胶卷首次装入相机过片后,能保留更多的拍摄张数。如果控制得好,一个36张的胶卷能拍出40张照片。
“小时候只能摸摸相机,高中时难得有自己玩相机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骆青敏笑言。
每一次按快门前,他都会反复计算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和焦距,就怕一不小心浪费了胶卷。而他的初级摄影技术也是在这样一次次仔细计算中练出来的。
摄影谋生:变爱好为工作 以摄影养摄影
1984年高中毕业后,骆青敏有了自己的工作,月工资44元。两年后,他存下一笔近300元的“巨款”,买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红梅牌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