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高峰突遇两大危机
当时,重庆人根本不懂婚纱照,只知道结婚要拍"排排照",而一般人每月的平均工资不过70元左右,而金夫人的拍照定价却为178元/套和98元/套两种,顾客们望而却步。
1992年,金夫人从重庆剧场搬到了会仙楼,店面扩大一倍多,周生俊的婚纱摄影生意开始火了。"最火的时候,早上7点就有新人排队拍照,有的客人甚至提前几天从万州、涪陵、三峡库区坐两三天的船到重庆住一宿,就只为了拍摄一套婚纱照。"周说。
火爆带来的是迅速扩张。1993年,金夫人在沙坪坝开设了第一家分店。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分店也遍地开花,到90年代中后期,金夫人在沈阳、青岛、南京等地已开出50余家分店,年营业额达2千多万元。
但危机也随之而来。一个危机是外在的。看到影楼生意的火爆,婚纱摄影业成了香饽饽,最鼎盛时期,仅重庆主城区就共有12家婚纱影楼,竞争日趋白热化。
而另一个危机是来自内部。就在金夫人蓬勃发展的时候,持续合作了七年的股东却闹起了不和。
"当时,有的股东借着’金夫人’这块招牌,在外地开起了夜总会,还有的搞起了餐厅。而我是一个做事特别专注的人,不喜欢发展旁枝。"周生俊告诉记者。他说,当年股东之间为目标定位扯皮不休,让他颇为头痛,经营成本中有70%都消耗到了这上面。
由于经营理念不同,早年共同打拼天下的6个伙伴逐渐退出,到2000年,股东仅剩下他和另一个香港人。
发展多个品牌打趴对手
内部矛盾好解决,外部危机怎么办?激烈的竞争态势下,90年代后期,许多影楼包括台北、金公主、文苑影楼、薇薇新娘婚纱影楼等都相继倒闭,尤其是台北婚纱影楼,一夜之间卷款潜逃,300多位新人的定金不翼而飞,重庆婚纱摄影行业的声誉面临坍塌的危险。
"不是幸灾乐祸的时候,必须挽回行业声誉。"这时,周想了个办法,把在台北婚纱影楼预定的新人全部接收过来,由金夫人免费为他们完成婚纱照后期拍摄,这一举动虽然让金夫人付出了十几万的代价,但让消费者对金夫人的口碑多了份认知。
此外,周生俊发现,只有金夫人一块牌子来搞婚纱摄影有些吃力了,因为对手是无孔不入的,而最好的应对手段就是市场细分,抢在竞争对手前面发展特色鲜明、不同定位的品牌。
1999年,金夫人旗下诞生了第一个新品牌--巴黎经典,走的是时尚白领化道路。此后,又相继发展了玛雅摄影、儿童天堂、台北萝亚婚庆、金纱礼服等7个品牌,每个品牌都定位不同。
时至今日,金夫人已斥资8000万买下了纽约·纽约大厦6个楼层,仅总店面积就达6000平方米。而周生俊率领的婚纱摄影大军,也从当初的19人发展到了2万余人,年营业额超过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