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从一直生活的洛杉矶出发到拉斯维加斯的旅程是偶然的、完全随性的、没有任何目的的。
“我又背上我的小书包出发了。”林伟杰这样描述他的拉斯维加斯之行。
他乘着一辆大巴,花了六个小时到达拉斯维加斯,没有定任何住宿和行程,和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短暂结伴,和他们聊天,为他们拍照,然后告别。
/林伟杰作品/
这次旅行是这个出生在1997年的武汉摄影师在美国两年多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不断与人认识、相处,建立短期关系,试图于此解答自己的困惑,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在美国生活的两年半时间里,林伟杰为几千名LGBTQI人士拍摄私人化的人物肖像,成书《美国困惑》在第二届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首届L.A.P. “焦点摄影奖”。在这本书里,有300余张照片、20余首诗歌,以及5万字的采访,记录了林伟杰在美国的故事。
/ 林伟杰作品 印有美国国旗的遮阳板 /
亲密、癫狂、迷离,在充满人性张力的照片背后,是林伟杰的困惑与解答。
2017年,刚满20岁的林伟杰经历了一段消极的时光。没什么具体的事情,就是莫名地感觉心情特别差,觉得一切都很无聊,哪怕身边不乏朋友,依然感到失落和孤独。
在与周遭的“无趣”缠斗了几个月后,自救的本能告诉他,需要换一个地方待着。
几个月后,林伟杰来到洛杉矶。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破——到处都是垃圾,到处都是很脏的鸽子,当地人管它们叫“会飞的老鼠”。
/ 林伟杰从朋友家的窗户拍摄的洛杉矶 /
/ 夕阳下的洛杉矶 /
即便如此,林伟杰在这里仍然感到幸福。那种没有人认识他的感觉和没有人管束的自由治好了他的间歇忧郁,在这片土地上,他得以用全新的身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新的身份在职业上的体现是摄影师。一台被带到美国的照相机,和一个突然闪现在脑海里的理论连接,让他决定举起相机,面对生活在美国的LGBTQI群体。
/ 林伟杰作品 /
LGBTQI群体指的是性少数群体。L指lesbian(女同性恋),G指gay(男同性恋),B指bisexual(双性恋),T指transgender(跨性别),Q指queer(酷儿),I指Intersexual(双性人)。
“我在我租的房子里面,一口气追完了所有的剧。但追完之后我就觉得好空虚,总不可能我到了美国来,天天窝在房间里面追剧吧?后面我听到了一句话,说有很多白人会物化亚洲人,男的女的都不例外。我就想去验证一下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之后所有在社交软件上提出要跟我见面的人,我都会跟他们说,除非你想被拍,我才会见你,我是这样才开始拍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林伟杰都试图用拍照这种客观而私人的方式,去和被拍摄者们讨论某些主观却公共的话题。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会问拍摄者35个问题,问题包含但不仅限于“你觉得在美国作为一名白人男性的价值是什么?”“你觉得公平是可实现的吗?”“你觉得同性婚姻的隐患有哪些?”
被拍摄者赤身裸体站在一个20多岁中国男孩的镜头前,探讨美利坚合众国土地上的公平问题,这种严肃又荒诞的行为让林伟杰的照片超越视觉感受,充满可供解读和思考的空间。
/ 林伟杰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