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越来越喜欢标头打一切,我在9个月前卖掉全画幅和各种变焦镜头,换装了富士GFX 50R+GF 63/2.8中画幅旅行相机(这个名字是一个外国摄影师给这个套装起的,我觉得很贴切),几个月用下来的感受就是:中画幅一时爽,一直用一直爽。
一、中画幅旅行相机,可以像135一样随意使用
感谢传感器技术的高歌猛进,让富士GFX 50R同时具备了中画幅的画质和135的速度,挂上63/2.8之后1180g的重量也在随身携带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在GFX 50R身上,没有以往中画幅相机诸如死沉死沉、不能拍jpg、龟速处理、ISO最高100之类的诸多限制,回放和再次拍摄也都非常流畅,可以像一台135相机一样随意使用。
二、没有面面俱到的相机,中画幅更是如此
然而GFX 50R毕竟还是一台中画幅相机,均衡是中画幅的劣势,和135系统相比,它的优缺点都更加极端,选择GFX 50R就意味着手中照相机的用途变窄。虽然这块索尼CMOS的画质无可挑剔,但是它毕竟老了,没有集成相位对焦点,对比度对焦在连续追踪时显得捉襟见肘,这个不足还被GF63/2.8的非静音马达给放大了,让它几乎无法像135相机那样用人脸识别+AF-C大大咧咧的拍人。
而且这块CMOS的刷新率并不高,视频和纯电子快门都只能拍摄静态画面,否则就会有果冻效应。另外,GFX 50R没有机身防抖,富士的原厂镜头也还是传统中画幅镜头的规格,最大光圈只有F2.8,这两条加起来,也给它在弱光环境下的使用带来了诸多限制。不过鉴于影室灯和外拍灯有高速同步引闪器,我真不觉得1/125s闪光同步是什么劣势——谁的中画幅会用机顶闪啊。
三、画质,真的可以面面俱到!
那么,为什么要忍受一台用途如此狭窄的相机系统呢?当然是为了画质!反正我也不玩连拍不玩视频,日常记录也已经完全改用手机,照相机对我来说就是手持一张一张的摁,拍些我想拍的玩意,不需要功能太全面,只要用着顺手、画质够好就行了,除了不能用人脸识别+AF-C大大咧咧的拍人,GFX 50R都符合我的使用需求。
GFX 50R的这块CMOS虽然还是14bit模数转换+14bit处理,但凭借44x33mm传感器1.7倍于135全幅的面积,它可以在像素数、宽容度、高感三个方面都达到135全画幅的顶级水平——对135全幅来说,这三个方面是无法在一款产品上面面俱到的,你可以指出某一款产品的某一项指标可以与44x33mm媲美,但却找不出一款能够全面媲美的,这就是中画幅画质的意义。
GFX 50R的文件量也挺友好,无损压缩可以把RAW文件从100MB出头压缩到50MB左右,甚至比没有无损压缩功能的135全画幅还省空间。再就是GFX 50R的jpg直出是个惊喜,富士做jpg直出一直很有心得,再有中画幅的加持,GFX 50R的jpg直出效果可圈可点,不需要后期做片子的情况下,jpg居然从ISO 100-51200都能用,这个非常惊喜。
四、中画幅镜头解像力出色,但不适合夜王使用
中画幅的意义除了更大的底,还有它的镜头系统。中画幅镜头最大的优势是解像力,因为画幅越大,对镜头解像力的要求就越低,镜头也就越容易做到高解像力。但是和135镜头相比,中画幅镜头的光圈很吃亏,最大光圈普遍只有F2.8(景深效果相当于135镜头的F2.2),这是因为过去的中画幅用途基本都是商业和风光,对这些题材来说,画质比大光圈迷幻更重要,况且中画幅就算做出大光圈,体积重量也会非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