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文的摄影工作室一角
***次接触摄影是2007年,那时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在2006年买了一台单反,一到***就约我出去玩,陪他拍照。他也会和我讲很多相机的用法和知识,慢慢受他影响我也买了相机,到处去拍。一是打发寂寞,还有就是为了培养一个爱好。
立文的胶片摄影作品80s
真正和摄影建立感情是一次去山西旅游,当时身上没什么钱了,每天只够吃一碗泡面,但我还是会到处走到处拍,回到旅馆饿的头晕,但是看到拍的令自己满意的照片,精神上的愉悦感会赶走饥饿感,回到北京后我就决定今后就要做摄影师了。
*开始的摄影知识都来自我的朋友,后来我又去传媒大学成人教育学习了两年,也去过培训班学后期,但主要的摄影知识还是来于做助理的那段时间,其实到现在也一直在学习。
立文的产品拍摄
***份摄影工作是在一个商业影棚做助理,每月工资800 元,因为是北京本地人,所以挣多挣少没有太大关系。
一开始其实一直比较顺利,因为跟的师傅是行业内比较出类的。
真正感觉到挫败感是在干摄影的第二年,明显感觉到进步没有之前那没快了,甚至在原地踏步和退步,职业上到了瓶颈期。
当时也一直在思考:摄影究竟能不能作为一生的职业?
那段时间有想过放弃,但每次都会有朋友出来鼓励。
立文的摄影工作室
不知不觉坚持摄影到现在已经十年了,目前*大的焦虑的是体力没有之前好了。
之前在商业影棚做助理时,经常会从十点开始准备,一直拍摄到晚上十一点左右,自己做摄影师后也会这样,保持好一个身体与精神的状态才能拍出更精彩的照片,现在我基本回到家倒头就睡。
立文的摄影工作室
其实愿意为摄影付费的人一直存在,这几年人们的整体审美也在提高,中国的摄影在由下而上的推动发展(由人民来推动摄影的发展,而不是来自官方),这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同样也比之前多了很多挑战。
立文的摄影工作室
作为一名摄影师,能做自己想拍的摄影,摆脱更多的束缚,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目标呢就是成为一个摄影大师,出书、作展,为摄影行业做出一些推动或有所成就。
结语:
作为一个半条腿跨进摄影行业的人,一直以来我都很怕以“摄影师”自称,怕自己水平不够,有辱“摄影师”这个称号。
一直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摄影”究竟是什么?
是技巧娴熟、矫揉造作的人造美吗?是镜头背后那个人自然流露的瞬间吗?还是仅仅是手持相机之人的内心表达?
这次采访的四位摄影师,没有一位是科班出身,他们之所以选择加入这个行业,更多是出于自身对摄影的热爱。
前阵子采访立文时,他说“没有什么专业不专业的,摄影其实都是在拍自己。”
我突然感到释然。
是啊,摄影是一门很随心、私人的艺术,不管镜头背后的被摄对象是谁,不管摄影技巧如何、构图如何、如何用光、如何布景,摄影终究是拍摄者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林安摄影作品
你可以发现,摄影可以在一个人*穷困潦倒的时候,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可以让人摆脱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过上更自由的生活;也可以让人赚到比上班时更多的工资,靠爱好养活自己。
但背后更多的,是没日没夜地高强度工作,是透支体力的付出,是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这个行业,有些人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有些人因为吃不了苦选择退出,更多人因为没有天赋而被淘汰出局。
独立摄影这件事,终究是一件“甲之糖蜜、乙之砒霜”的事情,远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光鲜,那些能坚持做下去的,大概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摄影,对摄影这件事情拥有执念的人吧。
但仔细想想,哪行哪业不是这样?走到*后的,永远都是那些对一件事情拥有执念且愿意吃苦的人。
当潮水退去之后,那些投机取巧者,才会因自己的裸泳而感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