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审美品味的普遍升级,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对摄影这门艺术或行业产生兴趣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他们中有的人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假期,培养摄影这门兴趣爱好;有的人在无数个不想上班的时刻,想过干脆辞去本职工作,以摄影为生;但只有少部分人,真正踏出了转行摄影的那一步,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以独立摄影师的身份在市场上单打独斗。
“中国人像摄影协会”曾经出过一期2017年人像摄影行业的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无论是人像摄影行业总收入还是从业人员都处于增长趋势。
愿意为摄影付费的人群正在变多,从事摄影行业的个人和机构也在增长,行业收入在逐年上升。
但与此同时,摄影的门槛似乎也在变得越来越低,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的调侃声不绝于耳,摄影行业开始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
这些都不禁让人疑惑:现在是摄影*好的时代吗?那些已经辞职全职做摄影的年轻人,过得如何?
上周,我采访了四位辞去本职工作,全职摄影的独立摄影师,他们有的人还在艰难的谋生期,有的人正在事业的上升期;有的人靠摄影赚到了比上班工资更高的收入,有的人还在饿肚子阶段……
独立摄影师的日子好过吗?看完他们的故事,你也许会有答案。
“全职摄影***年,是要饿肚子的”
我今年24岁,大学学的制药工程。刚毕业去了国药控股上了4个月班,实在受不了体制内的东西,不想那么快稳定。但由于大学没有好好学习,毕业后做什么工作都差不多,就想着干脆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吧,于是不顾家人反对,只身一人从昆明辞职飞到杭州开始了我的摄影生涯。
我从小就喜欢看着很多图片发呆,至今也是,我觉得图片是一个载体,里面积蓄着很多可以打动人心的力量。
决定全职做摄影后,我去了朋友的一个浙大工作室,在那里当助手。
一开始相机都是借着用的,用的佳能6D。后来从工作室出来,又借的朋友的尼康D7100,要说自己的相机的话,3个月前买了尼康D850,一共花了四五万。
这些设备上的钱不得不花,因为拍活动大三元很重要。
凯凯摄影作品
作为一个野路子出身的摄影师,摄影知识主要来自与朋友交流和线下参加培训、上网络课程、再实际操作。
但越到后来越发现:摄影其实是一门完整的体系,野路子摄影师跟专业学校出来的摄影师要追赶的东西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比如野路子摄影师是一边谋生一边学习,哪里满足不了自身需要了,就去学习。
比如不会色彩原理,不会PS、LR ,我开始连抠图都不会,*基本的PS操作都不懂,硬生生的学。到后来,不会用光、分不清镜头、焦距、压缩感、透视。再然后,艺术素养、美学积淀,这些东西专业学校的大一就开始研究西方美学,他们有艺术课和摄影思想史等一系列课程。
野路子摄影师学习的效率比较慢,而且没有一个串起来的体系,很可能学完生搬硬套,无法了解真正的内涵与本质的东西,这在以后的道路中往往决定了能够走到多远。
凯凯的活动摄影作品
摄影,直接谋生***年,真的是要饿肚子的。
还记得靠摄影赚的***单拍了8天,一天100元,每天处理照片到夜里3点睡,早上6点出发坐地铁到酒店,然后开始各个企业全天的跟拍,心情是痛并快乐着。
我现在遇到的*主要的困难就是经济问题,总有一个能力与各方面无法接轨的尴尬期,至今仍正在克服。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怎么去拍,怎么去合作,怎么去维护客户,怎么去提高技术,有时候感觉像在一片海里,四周一望无际漆黑一片,自己却像一片叶子漂流其中的强烈无力感。
但是我觉得,社会是需要摄影的,而且很多人就算有了摄影技术也不一定真的会做摄影,一是因为辛苦,二是因为需要终身学习。
很多人说摄影的门槛正在变低,确实这样。我也是从低门槛进来的,甚至我要感谢这个低门槛。
但我*近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以摄影找到工作很容易,而且有些人对照片要求也不高,但如果抱着这个想法混的话,很快就会被淘汰。
低门槛的好处在于当到处都是摄影师的时候,大家就会更加关心与注重照片的好坏。
凯凯的摄影作品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就会知道谁是在裸泳。
竞争以后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我现在的工作强度强起来,一晚上会拍两个活动,拍完回来3点,修图到第二天九点交片,睡了3小时,中午又去拍静物,在地铁里抱着相机包就在打瞌睡,身体都快瘫痪了。
我当初做摄影的初衷是希望拿着相机作门票,好好看一看世界。
像《后会无期》里说的,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在我没有找到自己的世界观之前,很难对家人,对自己的生活去用心投入。
“全职摄影收入比上班高 但几乎没休息过”
我今年24岁,大学主修新闻传媒,刚毕业的时候是文案广告类工作,朝九晚五,每天跟文字打交道,刚开始做摄影没有什么所谓的初衷和想法,就像女孩爱买东西一样自然。
甘大喵摄影作品
因为专业需求,我们会有新闻摄影课,可以说是摄影启蒙,但那时候并没有疯狂喜欢,真正特别痴迷的时候,拍人像已经有一年左右了,因为可以驾驭一些基本的拍摄节奏,并且摄影会给我本身带来正反馈、人脉和新的生活观念。
比如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大部分的私人时间都被充公,每一个月都会认识许多各行各业、不同性格的女生,与陌生人之间的联结越来越重。
渐渐发现,陌生人之间的友善反而更打动人,自己平时用的化妆用品、小装饰、生活用品等都是她们旅行或者为了见面准备好的小礼物,她们也会放下戒备和我聊很久的天,所有的际遇都给我的性格里注入了许多同理心。
虽然学校的摄影课有讲相机的构造、原理以及基本的构图方式,甚至布光,但上课的时候小差开太多,所以人像摄影我基本都是从零开始自学,调色就自己瞎琢磨,后期技巧也是淘宝上2块钱买的视频教程。
*开始做摄影是拍了身边一个好看的女孩,然后手机简单处理了就发到微博,结果没想到反响还不错,微博上会有一些女孩约我拍照。
甘大喵摄影作品
我是2016年夏天才开始接单子的,那时候就100元随便拍,可以约到好看的女孩还蛮开心的。
然后半年里面就一直边工作边拍照,***约片,晚上修图,等单量比较稳定之后就提交了工作辞呈。
甘大喵摄影作品
现有的客户一半来自于微博,另一部分来自于朋友口碑推荐,*开始的单量当然是比较少的,当时以工作为重,每个***约一两个女生拍,因为大部分是学生,所以暑假和毕业季的订单会比较多。
全职摄影的收入比上班自然高了很多,但基本自己都没有怎么休息过,修图经常不自觉就到了半夜。
不得不说,摄影养活了一批不甘心上班的自由职业者,但一方面同行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照片的要求更加严格和苛刻,如果对于自由摄影仅仅是抱有美好的幻想是不切实际的。
还有一点就是价格问题,可能大家会觉得很难去衡量摄影师的技术水平和收费标准,但价格其实也是摄影师根据订单量决定的。我的价格表总共也就调整过三四次吧,都是时间太挤了忙不过来所以开始改价。
甘大喵摄影作品
其实人人都愿意为摄影消费,但有人一辈子就一套结婚照足够了,也有人愿意每个月都拍一套写真,上海目前的摄影消费人数算是比较高的了。我这边客人多数是学生,14-24岁居多,大部分留学在外或者是在留学的路上,所以家庭消费水平都是偏高的。
甘大喵摄影作品
我一直觉得摄影越大众,摄影风格的分支会越多,风格也更加小众,照片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语言之一,而且毋庸置疑会占有日常生活中的更大比例。
未来,“文盲”不是指不识字,而是读不懂一张照片背后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