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作品选自王远凌拍摄的《十八梯》
但是忠于摄影的心至死不渝这点我很清楚
释藤:你是摄影记者出身,这个特殊的职业是否给了你很多历练?
王远凌:对于摄影记者的经历我必须感恩,因为短时间内类似摄影的速成对一个摄影师的帮助还是很大的。你所看、所感、所经历的,都必须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张照片。渐渐地,这培养出了一些摄影者对于摄影的直觉,或者说视觉经验。我是进报社前一年才开始拍照的。我不像其他好多摄影记者,有实习经历,我是厚着脸皮去应聘的,带着一些拍自藏区的糖水人文片。
释藤 :你带糖水片去应聘报社,他们能够接受吗?
王远凌:我就说自己特别喜欢这个职业,希望他们能够让我试试。不过我能进报社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考试成绩好,会写文字,因为之前准备了两年的研究生考试,报的就是新闻摄影,不过没考上。后来我发现,摄影是实践,特别是新闻摄影。不过进了报社之后,我开始还被编辑骂哭过呢!
释藤: 是吗?嫌你拍的不好吗?
王远凌:是啊,很重要的稿子,我就随便按了几张。当时我还在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摄影记者,但我们老大(即时任重庆时报摄影部主任王桂江——编者注)说,你要是真觉得自己不适合,第二天就立马滚蛋,要是你还想做,忘了今天。
释藤:那时候你对摄影就很痴迷了?
王远凌:很痴迷,所有别人不愿意去的事情我都去,我实习了半年才转正。那半年,我没有休息过一天。
释藤:拍自己想要的片还是拍新闻稿呢?
王远凌:拍稿子啊!那时我还没有自我的意识,虽然适不适合做一个摄影记者我不清楚,但是忠于摄影的心至死不渝这点我很清楚。
最终还是因为我觉得在摄影上提高不了
释藤:其实你喜欢摄影也应该不是偶然的吧?有什么触动你的东西吗?
王远凌:可能是这样的,我父母都是学理工出身,在学好数理化的思想熏陶下,我小时候根本没想过会接触到任何艺术形式。读大专时,我学的是化学,每天枯燥的实验让我突然觉得是否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对自己人生做思考。后来我就去看了很多书,发觉自己好像走错路了,所以又去重新读了个中文系本科。到了中文系我又觉得错了,因为班上的同学过于喜欢窝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我觉得自己要出去走走。于是大学每逢寒暑假,我就成了一个背包客,经常往外跑。开始我还写些路上的感悟,但后来觉得这样太单调,就跟家里借钱买了一台相机。其实我还想过学画画的,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释藤:看来开始的爱好还是蛮多的,但是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王远凌:对,我们生下来好多事情没得选,只能一步一步修正吧。所幸的是,虽然走了弯路,但起码还是上了路,但是因此付出了很多时间,所以我现在觉得时间特别可贵。
释藤:其实这样也是一种历练和过程。拿起相机后你是不是发现这个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感觉呢?
王远凌:对,我就是奔波命。我受不了安逸,习惯不了平淡,我喜欢接触各种各样的可能,但是我后来发现,摄影记者也不对,起码在当时的报社,有很多的想法实现不了,我无法再在摄影上进步了。报社的工作,感觉很多时候就是在等待,等待一个事件去给你机会,你不知道今年会干什么,也许发生了地震,你可以去,但你又不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也许明年什么事情也没有,那一年就完了,什么都拍不了。
释藤:觉得阻碍你想要的东西?
王远凌:是啊,我为什么要等待,为什么要用一年时间去期待一个未知的发生?不过最终还是因为我觉得在摄影上提高不了。
释藤:其实是你的意识在逐渐地提高吧?你什么时候开始对摄影有真正的感觉的?
王远凌:辞职之后。因为现在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打理,拍照片,选照片,参加展览,做推广,任何一件事情都在无时不刻地提醒自己,按下快门只是很小的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是自己所没有接触过的,可以被自己操控,但是似乎又毫无经验,所以就必须要事无巨细地想,坐下来认真思考。
对于做艺术家,我的态度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释藤:你是80后,我很好奇,年纪轻轻的你辞职后生活是怎样的?你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摄影事业中,万一没有成功,怎么办?当时想过这些世俗的问题么?
王远凌:不成功就回去上班啦,又不丢人。好在我以前在媒体圈还有些朋友,重新找个摄影记者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家里的经济问题呢,父母倒不用我考虑,因为他们以前都是工程师。而且,如果我上班挣钱最多也只能到60岁,但是如果搞摄影,到死后我都还会有收入。我就是这么忽悠我爸妈的,加上我辞职之前得了几个奖,他们就姑且让我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