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妙手偶得到人居合一
如果说大学生王轩的作品更注重的是对建筑本身的表现的话,小学教师姜明灯更注重的则是人居合一的那种意境。
同样是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这个舞台,让姜明灯收获了在摄影方面的成就感,也同样是这个大赛的举办,让姜明灯惊喜地发现身边居然有那么多中国文化的浓厚烙印。
去年以一幅《乐章》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姜明灯,谈起那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时仍止不住地开心。“那是我在浙江采风时偶得的作品。当时经过一座寺庙,看到工人正在对其进行修缮。他们站在寺庙的顶上,有人提着水泥桶,有人正在装卸材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仿佛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我忍不住拍了下来。”
古寺佛塔,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由下往上逐层收缩。塔身巍峨挺拔,透出气宇轩昂之态势。塔身的线条对称工整、弯曲优美,犹如一首乐章的五线谱,飞檐翘角上维修佛塔的工人,犹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在演奏着悠扬的古乐……这是《乐章》给人直观的印象,也是古典邂逅现代时人居和谐共处的唯美之处。
有了这样的启发,已有20年摄影经历的姜明灯,会在有意无意间开始着意关注中国古建筑与现代人的“相处之道”。“关注之后才发现,其实以修缮的名义进行的‘破坏’并不罕见,这也是让我很揪心的地方。比如我所在的江苏溧水县有座永寿塔,政府出于保护的考虑花了很多钱进行修缮,但却不重视对其真正内涵的理解,以至于虽修缮一新却少了古塔的古韵,实在可惜。”而这样的情况在姜明灯采风过程中所遭遇的还不在少数,为此,姜明灯不禁感叹,希望修缮古建筑时力求保持其原汁原味,否则,“新是新了,味道却变了。”
“其实古建筑真的不一定新就是好,那种古朴的感觉往往更能打动人。”今年姜明灯再次拿到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创意奖”一等奖的作品,名叫《眉开眼笑》。“这幅作品是在苏州游玩时拍的,当时路过一处院落,发现相连的两处徽派古建筑,线条清晰简单,加上纯净自然的黑白色,形象地勾勒出一张栩栩如生的笑脸。”
更令姜明灯自豪的是,这幅作品并非出自专业相机,“就是用卡片机拍摄的,虽然做了些后期处理,但不得不说中国古民居确实特色明显,自身就是幅极好的画作,我只不过是发现并记录了下来。”
而这也是林铭述比较欣赏这幅作品的原因。获得“创意奖”一等奖的五组作品《山村秋烟图》、《古老的回忆》、《水乡古镇》、《千峰古寺暮飞雪》及姜明灯的《眉开眼笑》,几乎都是着力体现人居环境,尤其是古建筑与现代人的和谐美。林铭述告诉笔者,不少参赛者对“创意奖”的理解有偏差,“创意并不意味着要稀奇古怪,也不是说颜色必须鲜艳,或者拼接痕迹过重,主旨仍然是要忠实表现建筑的本来面目。”
事实上,古建筑如何与现代人的愈发强烈的现代意识“合平共处”,一直是令致力于中国古建筑保护的有识之士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现代人对所居住环境的现代、时尚、舒适的需求,一方面是古建筑被毁坏严重的现实。而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在唤醒公众加强中国古建筑意识的同时,也在尝试着用镜头来寻找“人居合一”的解决之道。让公众在“创意”中“发现”精彩和美好。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几位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并不会过分苛求参赛者,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与参赛者进行交流,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参赛者能够在身边寻找最本色最原生态的“创意”。
主办者说,中国古建筑如同一部凝固的史书,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历程,同时还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摄影及古建筑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在探索古建筑中所凝聚的审美趣味和智慧创造之余,也为其保护与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尽管这份力量可大可小,但当他们汇聚在一起,或许也将成为一股关于中国古建筑保护与传承的强大的原动力。
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的举办,与其说是一次唤醒中国古建筑保护意识的慈善之举,不如说是在镜头中的寻根之旅,一场由华润雪花发起影响***的对中国古建筑的倾听之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