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摄影简单地说,就是围绕某一个特定的专门的主题所进行的摄影创作。有人说,专题摄影要寻找照片与照片之间的逻辑联系,逻辑关系的紧密程度是结构的关键。有人说,拍摄专题摄影给摄影者带来了许多创造与想象的空间。有人说,几乎所有摄影手段都可以运用到专题摄影中,摄影者视觉创造的能力得到发挥……
目前专题摄影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走向,但实际拍摄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包括专题的选择,拍摄的思路,运用的方式方法,最后的定位等等。但即便是这样,摄影人中还是会有常年甚至是一生只对一种题材不断拍摄。
王新,49岁,一个印刷厂的普普通通的工人。十五六年来,他几乎风雨无阻每天到天安门拍摄3个小时,当别人问起他时,性格内向的他都会简短地蹦出一句:“拍别的我也没时间。”
1986年,喜欢摄影的他买了一台海鸥205。但与很多出手阔绰的影友不同,王新为了购买这台价值100多元的相机,攒钱足足攒了5年多。“其实1981年刚刚参加工作,攒钱只是为了买个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没想过买什么。因为我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名印刷工人,每当印刷时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就特别喜欢,渐渐地就喜欢上了摄影。”
其实刚刚有了相机的王新并没有也没想过要搞什么摄影创作,照相对他来说只是为了给家里人拍拍纪念照。究竟是什么启发和推动了这个年轻人开始了纪实摄影的道路?结果很是令人诧异,竟然是一个牌子,一个挂在国家博物馆大柱子上的“香港回归***牌”。
“那时的天安门很热闹,因为立了大牌子,来此的影友一下多了两三千人。受到摄影氛围的影响,我常常领着孩子到那里。刚开始只是给孩子照,照着照着就想像那些影友一样也照点别的什么。”从1996年开始,王新因为买不起彩色负片的胶卷,就买些黑白盘片,照些纪实题材的新闻照片,自己冲洗后向报社投稿。但投稿的信件像石沉大海,这让他深受打击。第二年,放弃投稿后的他决定把目光转向没有新闻性,但能反映生活情趣的人和事。“只要有意思、感兴趣我就抓拍下来。因为我天天上夜班,没什么时间外出拍摄,最后看天安门离家不远,那里的人又多而且什么人都有,便开始每天下午在那待上两三个小时。也去过几次别的地方,就是没感觉,总觉着天安门那的人物特别丰富。”15年来,王新用猎奇的目光和手中的相机日复一日地记录着天安门的变化……
如今的摄影人,其实大多在钻研如何提高画质、如何构图唯美而标新……但摄影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记录的目的。它诞生之后所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无法比拟或取代的记录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