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变成陷阱
这几天,家住龙沙区合意小区的范女士很窝火。前几天,她拿着朋友送的一张某影楼的全免优惠券去影楼拍照,结果却莫名其妙地消费了上千元,回家后,才恍然发现自己被忽悠了。
3月6日,范女士和朋友聚餐,席间,朋友送给她一张某影楼优惠券,上面写着“免费拍照一张”。范女士想反正是免费的,于是,她拿着优惠券来到这家影楼消费。范女士说,她原本按照优惠券上的说明,拍一张就走。可拍完之后,影楼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向她推荐其他服饰装备,并一再表示“拍照是不要钱的”,照片出来后不喜欢可以不要。范女士当时想,反正都不要钱,再照几张也无妨,便先后换了三套衣服拍了三组照片。影楼的工作人员对她非常热情,手把手指导她摆姿势拍照。
不一会儿,照片出来了,范女士的照片拍得非常漂亮,但是优惠券只限一张,没有底片,没有相框。范女士想要底片,被告知25元一张。影楼的工作人员称如果选择套系会便宜很多,范女士禁不住工作人员的游说,不仅购买了600多元的套照,最后还花钱将没入相册几张的照片拷贝回家。就这样,原本计划免费拍一张照片的范女士最终在这家影楼消费了800多元钱。范女士苦笑着对记者说,自己还以为遇上免费拍照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呢,现在看是“馅饼变陷阱”了,她在自责自己禁不住诱惑外,不得不感叹影楼的营销手段。
贪便宜易上当
为什么拿着优惠券还会高消费?据我市某影楼的化妆师晶晶介绍,商家就是看准了一些市民贪小便宜的心理,利用免费拍摄券做诱饵,诱导消费者消费。顾客在持有免费拍摄券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过程费用”,譬如化妆免费,但是为了卫生,化妆师用新的粉扑要收费;为了照片美观,给拍照者粘的假睫毛也收费等等。如果顾客对此产生质疑,影楼工作人员则会告知,免费券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这些已成业内“潜规则”。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打着赠卡、低价拍片的影楼,只要顾客进门,就不留情地“下刀”。从化妆到服装再到选照片,其中的“门路”多多。
花招不断涌现
每对新人在结婚时都会拍摄一套结婚照留住幸福瞬间,因此,一些影楼利用新人舍得花钱的心理,设出一些“套儿”、“托儿”让顾客花冤枉钱。
今年1月,市民陈小姐和李先生在我市某影楼拍摄了一组婚纱照。他们原本只订了1800元的套系照,结果取片时花了2800多元。为何多花了这么多钱?陈女士说,拍照化妆时,她被推荐使用了价格100多元一支的超浓缩精华素,化妆师说用了这个定妆效果好。为了能留下美好瞬间,陈小姐买了两支。在选择照片入相册时,陈女士禁不住影楼工作人员的劝说,又多花了1000元加洗了30多张照片,并花钱买了没能入相册的照片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