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这张照片的出炉,谈他的新闻理想,也谈这场质疑背后的是是非非和深处漩涡中的他的感受。
“圈内的老师们鼓励我参赛”
记者:获奖本来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而你却因此陷入了别人漫天的质疑和非议中去,别人一遍遍在追问你有没有说谎,当时的细节是什么,我不知道面对这些追问,你的感受是什么?是苦恼吗?
张轶:是厌烦。一个很清楚的事情,现在好像越来越复杂,一遍遍回答,一遍遍问,我很厌烦。刚开始的时候电话不停响,我怕记者乱写,只能一遍遍的去解释,慢慢的,身心已经比较疲惫了。
记者:现在已经变成了对你个人诚信和职业道德的怀疑。
张轶:其实我并不是很烦这个,我是不愿意一次次去回想当时的情景。是真的不想这样。
记者:以这张照片参赛,是你的意愿吗?
张轶:是圈内的老师们鼓励我参赛的。那是去年的事,我那时候还在荆州本地的媒体,不方便公开身份,老师们鼓励我用了真真的化名参赛。
记者:你有没有想到过会获得大奖,而且会引起那么多的争议甚至非议?
张轶:我是学新闻的,据我所知,这种揭露式的照片获奖率不高,所以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参赛的,并没有抱着获奖的希望,更没有想过拿大奖。
记者:什么时候知道获奖的?
张轶:后来接到组委会的电话,核实这个照片是否真实,然后一直到网上看到公示,我才知道得奖了。后来组委会老师鼓励我用真名站出来,对我的遭遇也满同情的,我想就用真名吧。就公开了。
记者:此前你是没有暴露过你的工作单位以及身份的?
张轶:是的。我一直参与了10·24事件的后续报道,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张照片是我拍的。包括那位提出质疑的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