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展获奖,是许许多多爱好摄影的朋友们梦寐以求的荣誉,尤其是能在此届国展中的18万多幅参赛作品中“突出重围”、夺得奖项更是令人羡慕。但是,8月2日,本届“国展”组委会在宣布评选结果时,还是决定取消36幅作品的入选资格,其中有的作者感到很“冤”,因为就想让画面看上去完美些,只修改了一点点无关紧要的“多余”或“瑕疵”部分,甚至主办方的工作人员也为此感到遗憾。
到底是否应该取消经过PS的纪录类作品的入选资格呢?
我们若从摄影的新闻记录功能看,只有照片具有了真实性,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达到传播与宣传的效果。若人们知道了有的照片不真实,一定会对所有的新闻记录照片持怀疑态度,甚至还会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由此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此外,对于观看照片的读者来说,他们大多想知道照片中人物的生存环境,所以画面对细节的交代很重要,因为细节是对被摄人物生活状况、生活态度不可或缺的判断内容之一。所以无论是作品画面被PS了的电扇,还是被PS了的地面赃物、桌上的纸屑,都是读者对人物性格、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做出的判断的依据之一。比如,人们会从这些细节中联想照片中的人物和环境为什么还在用电扇,是因为人物生活贫困用不起空调?或者,那是一个简陋的工作场所,临时用用电扇?
若从摄影的新闻记录行业看,据笔者了解,就我国而言,历届“国展”中也是不允许纪录类照片做任何修改的。若在欧美国家,对于新闻和社会记录类照片,不仅PS
的照片绝不允许在影赛中出现,就是拍摄后呈现在公众面前也不允许有任何修改,一旦被发现,立即清除出新闻摄影行业,这已经成为行业规定。
由此,我们了解到,确保新闻记录照片的真实性,是公认的职业准则,也是从业者道德规范内容之一。对于此届“国展”纪录类照片的一些作者,为了追求画面的完美,只做很少修改的行为,大家会有什么看法呢?为此,笔者专门电话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获奖者,以及当事人,请他们分别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于文国(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我没有看到照片,但是纪录类照片做任何添减都是不应该的,这是原则。因为读者相信眼前这张反映某个事件或现象的照片是真实的,若在背后有改动,无论修改的多或少的行为成为惯例,读者知道了就会对所有新闻纪录照片存有怀疑的观看心理,这种信任危机发生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雍
和(新民晚报首席记者):若对新闻记录照片作修改,这可是低级错误。参加比赛,就要遵守规则。就像交通规则,不能说把人撞死或撞成重伤了才算违反交规;闯红灯、压实线,都是违反交规的行为。作者若为了追求画面完美,那拍的时候就应注意完美。我认为主办方对此严格要求是正确的,因为无法规定只允许百分之多少的数字比例才算是修改,若有此规定那就成笑话了。由此也可理解,这不是严格的问题,而是必须的问题。当然,若不是纪实类作修改,如艺术类我认为还是可以的,但参加了纪录类,照片就必须真实。
曾
璜(新华社特稿社高级编辑):新闻和纪实摄影当然不能做任何修改,别说在西方国家,就是在国内几十年来,不能修改的标准也没有改变过,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这种事情若是在西方,只要有一次修改新闻记录照片的事情发生,这个摄影师就将进入黑名单,由于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不会再有媒体采用他的照片;如曾获过普利策奖的摄影师,在数年后出现类似问题也只能被迫离职。
程铁良(北京青年报图片总监):听说,纪实类的照片因为被查出作者对作品做过PS而被取消奖项或展览资格,有些人为此感到惋惜,原因是PS过的不是“关键部位”,也没有更改基本的事实,只是希望让画面更“完美”。何错之有?我倒要为评委叫好,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摄影展览,就该遵循既定的游戏规则,否则就是对其他参赛作品的不公平。任何对作品的一点更改,表面上似乎是为了更加“完美”,况且又没有改变基本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做法的本质还是我们在价值判断体系训练中的缺失。当我们从“高、大、全”式的完美训练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们的价值判断体系就已经不再认可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了。因为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那样的价值判断一旦遇到真实的“不完美”,它就会本能地去掩饰、修改,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这次的“不完美”是非“关键部位”,但下次“不完美”遇到“关键部位”怎么办?所以,这也是纪实类照片屡屡发现造假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