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澜:最近有消息说,互联网已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是因为互联网在促进人类沟通、相互理解、信息共享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我们国家,互联网以广泛、快速、互动的信息在反映民意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弥补了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不足。
随着手机与数码相机的普及,网络摄影发展迅速,给传统媒体的摄影记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竞争白热化。一个突发性事件,过去只有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如今在现场有许多人在拍摄。而且,有些突发事件,新闻摄影记者不一定能赶到现场,但现场肯定有人在拍摄。去年初央视新址北配楼起火的现场有很多人在拍摄,第一个发出摄影报道的是一位网民,他用带摄影功能的手机拍下了央视大火照片,迅速的传到网上。第二天,一位新闻摄影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捕捉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拉煤的老大爷经过火后的央视大楼新址,驻足用手机拍照。这幅作品在众多拍摄央视大火照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18届金镜头日常生活新闻类单幅金奖。这幅照片表现的不仅是一位生活俭朴的普通人关注身边的重大事件,而且手机拍照也表明了数码技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009年2月14日,一位运送蜂窝煤的老工人在用手机拍摄火灾后的现场。(崔峻摄)
数码摄影在快速、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肤浅、易逝的特点,所以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在互联网时代,要转变报道观念,应从对一个事件的深入报道入手,改变单一发稿模式,要有专题性的策划,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性。
马卫:卫兵先生,你作为新华社的资深记者,有了20年摄影一线的实践,你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摄影给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
刘卫兵:从1839年法国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传统摄影已发展了170多年,而数码摄影仅仅用了20多年就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网络数码摄影的发展可用神奇两个字来形容。1999年澳门回归报道,我使用的一款柯达数码相机大概只有几十万像素,机身比现在大许多,拍摄速度很慢,拍出的照片严重偏色。可自己还是挺高兴,因为当时就用电脑把照片传回了编辑部。如果拍摄胶片,送胶卷、冲洗照片出来,至少要晚几个小时。当时使用数码相机拍照的摄影记者还不多,没想到10年后,我使用的相机已达1000-2000万象素,摄影已成为数码的时代。前不久,北京入冬一场大雪后,我在上班的路上看见一位正在扫雪的环卫工人,突然从兜里掏出一个数码卡片机在拍摄雪景。此情此景,我当时真想拍下来,可惜没带相机。
不过,数码摄影在给普通人带来图片狂欢的同时,也带来了照片的泛滥成灾,摄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降低了,专业摄影师的形象与价值也贬值了。在数码摄影的冲击下,新闻摄影的传统优势--现场与及时,正在消失。作为一线的新闻摄影记者,我们确实感受到了这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