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加班并不是件光荣的事。 五一劳动节本是为抗议加班而设立的。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
教科书上是这样说的:十八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
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
1877年,美国历史上**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虽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某些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倍受资本家的折磨。
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槍打死两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终警察开槍,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屠杀”(Haymarket Massacre)。
在随后的宣判中有8位无政府主义者以谋杀罪被起诉,4位无政府主义者被绞死,1位在牢中自杀。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恩格斯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但是讽刺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却把五一当成“劳动的节日”,甚至变成一个鼓励加班的节日。
很多企业和老板甚至把加班当成一种奋斗的表现,成功的必经之路,以此考核员工。网上鼓励加班的鸡汤铺天盖地,比如“世上所有的牛逼闻起来都是加班的味道”引起很多人共鸣。
也有人举例说“老板带领员工不分昼夜加班奋斗,***员工都买房买车,那些正常上下班8小时工作制的公司***都死了”,言辞凿凿,情真意切……
我只能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有一点不同意。
加班的坏处罄竹难书,严重的会引起过劳死。轻度的长期加班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八小时工作制不但是百年来无数劳动者用生命抗议争取的,也是科学的符合人的生理规律,长期的加班必然损害健康。所以不少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在员工手册中明确提出不鼓励加班,对于加班文化很重的日本,当地政府甚至通过停电的方式“逼迫”员工提前下班。
加班的坏处容易理解,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觉得加班会有益身心健康,除非他们是老板。
问题就出在加班能否真的让人成长,是否真的是底层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这一点就很有迷惑性,因为看起来成功的人似乎都是很努力的样子,王健林凌晨四点起床,雷军凌晨一两点下班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在佩服他们的精力超乎凡人的同时,也有点疑问,他们的成功真是加班能获得的吗?
这世上加班的人多于牛毛,比他们加班更多,甚至加班到猝死的人都时有耳闻,然而留给这些人的并不是成功,多是家人无尽的泪水、按时催款的房贷、以及世人短暂的同情。
对于老板们是否真的那么疯狂加班,我也有疑问。至少经常能看到这些大佬们坐私人飞机去旅游的报道,不少人都是豪宅遍布全世界,身材保持良好,似乎都爱好高尔夫之类的运动,至少办公室不远处都有健身器材,吃的也很讲究,甚至亲自去种有机蔬菜。
这些业余活动和爱好恐怕都要耗费不少时间。而且躺在私人飞机的套房中睡一觉起来洗个澡,和花了半年积分换来两个屁股大的地方在飞机的轰鸣声下蜷缩一夜,下飞机时的状态肯定不一样。
显然,大佬懂得享受、养身、运动,这些都要耗费不少时间的。
不但如此,这些大佬们似乎在学习上也花费了不少时间,马云逛一次书店就买了一万本书,高晓松甚至开了私人图书馆,刘强东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硬是把自己变成了IT**,这些大佬的业余学习一开始都和自己的工作和专业无关,要是传言中那样加班恐怕是没有时间的。
而且,这些大佬对工作的兴趣似乎也比较浓,否则无法想象数学不及格的马云还激情澎湃地讨论大数据,人工智能,只能解释兴趣是*好的老师了,否则让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从事编程、英语系的学生搞互联网恐怕痛苦不言而喻,要是都能从加班中获得无尽的乐趣那加班自然是好的。
当然,*关键的是他们都是老板。
可见,这些大佬的成功,绝非加班那么简单的,一味加班并不能直接提高自己的能力,只能说要么是工作效率问题,要么是工作岗位的不合理。
但必须声明的是,对于献身国家大公无私的栋梁,那是另外一回事。但企业层面,在商言商,提倡加班,甚至把加班当成无上光荣,鼓吹加班文化,不但不合理不科学,也是有道德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