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心员工的身体,对员工进行健康投资。
据统计,改革开放至今,有1200名知名企业家英年早逝,包括青岛啤酒总裁彭作义、贵州习酒总经理陈星国、上海大众汽车总经理方宏、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的确是工作的“拼命三郎”,他们往往也要求员工向自己看齐。
然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熬夜加班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这对绩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部应该鼓励计划性工作,不提倡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或通宵熬夜工作;管理人员自己不玩命工作,也不鼓励员工这样做。
要告诉员工,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你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已经在不平衡状态中了:一、惧怕每天早上上班;二、不少的工作时间是在装模作样;三、难以集中注意力,工作上没有任何创新思路;三、工作压力过大,没有时间休闲放松;四、一想到办公室,就感到厌恶;四、很久没有因为工作成果而兴奋了,等等。
实际上,员工健健康康,企业才能平平安安。但是,人力资源部不能只停留在报销医药费、定期体检等传统做法上,而应该主动对员工进行更为广泛地健康投资。这些方面,很多国外的知名企业值得借鉴:
(1)强生公司采用物质激励手段,要求员工接受体检和问卷调查,被认为属于高发病人群的员工会被劝导参加饮食和锻炼计划,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公司CEO韦尔顿还每周都邀请员工走出户外,开展“与CEO步行”一小时活动。
(2)摩托罗拉公司经常安排一些体育活动、组织集体旅游等,敦促员工进行运动。员工出差时,要求必须入住有健身设施的酒店。
(3)著名的统计软件厂商SAS公司,在办公区专门为员工设立了按 摩室、午休室、游泳池等。
(五)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使员工拥有时间安排的选择权。具体操作形式包括在家工作、工作分享、部份工时、弹性上班等。同样可以借鉴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
(1)IBM公司设立了8点、8点半、9点三个早上打卡时间,相应的下班打卡时间为下午5点、5点半和6点,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IBM有40%的员工不用来公司坐班。
(2)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地区有2300多名员工被允许采用弹性工作时间。
(3)国内著名咨询公司北大纵横,实行咨询顾问半年工作(项目期间需要加班加点工作)、半年休息的制度,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员工的需求。
(六)尽力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有不少员工自认为是“大忙人”,常把家庭生活和孩子交给别人代管,将需要花时间、精力、情感的问题用钱打发,还美其名曰“社会化分工”。比如给家人买贵重礼品、送出国旅行,以为这样可以弥补平时的忽略。但是,其实这不仅无益的,而且有害,因为这些无法弥补,只是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形式化、简单化了。
但是,要让缺少很忙的员工工作生活两肩挑,确实有很大困难。那么,人力资源部可以适当地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再借鉴一下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
(1)花旗集团的“员工援助计划”包括儿童看护计划,设置了儿童智力、情绪、医疗等课程,每天为1500多名儿童提供服务。
(2)微软在员工子女的幼儿园中安放了摄像设备,员工可以在线看到孩子;男性员工也有一个月的“产假”,以便照顾妻子和婴儿。
综上所述,均衡的生活和工作能为雇主和雇员带来双赢局面。因为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外部客户满意”,必须首先使得企业的“内部客户”——员工满意。企业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失和缺勤率,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最终使得企业提高效率,扩大产出。研究表明,在维持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方面舍得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是公司回报更多。因为这样做,可以带来员工更专注的态度、更高的工作热情、更高的忠诚度。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六项主要模块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考核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而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是和这些模块都有关联的综合性管理,愿每一位人力资源经理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社会、为企业、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