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 首页 > 影楼管理 > 门市接单 > 工作向左,生活向右: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

工作向左,生活向右: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

  跷跷板的平衡艺术:工作向左 生活向右

  (一)招聘员工时,必须注意要与岗位所需的业务能力、志向兴趣相匹配

  人力资源经理如果招聘到一位不合适的员工,即使该员工使出浑身解数、筋疲力尽,也无法很好履行岗位职责,必然会造成工作或生活失衡;此外,时间和精力分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表象问题,兴趣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经理招聘时,还要和应聘者充分沟通,看是否符合他的志向兴趣,否则对员工和企业都将造成遗憾。

  (二)开展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更新旧的思想,切实接受“工作和生活相平衡”的观念。

  中国传统观念是只强调工作,忽视生活。过去,社会树立的榜样都是热爱工作而没有个人生活的人,比如陈景润,甚至是为了工作而牺牲生命的人,比如焦裕禄。很多普通人也抱着“为了其他所有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但这样对本人而言,毫无乐趣,也最终影响了长期的成效。还有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牺牲青春和健康追求名利与金钱,而年老的时候,又企图用名利与金钱来留住生命和健康。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忠孝(可泛指生活)不能两全”的古训,而更多地提倡“拿得起,放得下”的睿智。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举办一些讲座、沙龙等交流活动,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员工,接受一些观念,比如:  

  (1)工作和生活是一块硬 币的两面,互为补充,互为因果。生活幸福和安宁的人才能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使得事业有成,进而家庭和睦,形成良性循环。

  (2)不要以被人称为“工作狂”为荣,由于长期自我强迫、超负荷工作,这种人没有了生活情趣,逐渐变得情急浮躁、性情冷漠,刚愎自用,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家人的感受,缺乏付出和获得爱的能力。

  人力资源经理在培训中,还可以将一些生动的案例和员工分享,比如:

  (1)德国人非常尊重个人生活时间,但是工作时间异常认真、一丝不苟。据说中国留学生看到很多德国人大量的时间在“钓鱼、日光浴”,则非常纳闷:大量社会财富是怎么产生的?其实用我国古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完全可以解释了。

  (2)美国总统里根卸任时,继任者询问担任总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郑重地告诫道:一定要重视家庭生活。

  (3)美国星巴克、华互银行、波音、亚马逊等公司的管理人员,***绝不加班,他们的观念是在业务时间因工作打扰别人,是极失礼的。

  (4)美国食品杂货连锁店威格曼食品市场(WFM),非常重视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该公司几乎年年获得***雇主称号,其员工流动率仅为8%。他们认为,员工的替代成本是该岗位薪水加福利的1.5倍,假如每年能留住20名打算离职的员工,就等于节省了260万美元。

  (5)台湾宏碁(Acer)公司董事长王振堂,就以身作则,每天晚上七点就开始催下属离开,不要加班。

  (6)据调查,管理者职位越高,越注重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们尽量做到早餐和晚餐跟家人一起吃,遇到对家人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他们决不在时间冲突时向工作安排让步,恪守对家人的约定承诺,保持家人对自己的信赖,不打乱家庭生活的节奏。当然,这需要顶住上司、同事,甚至下属的不少压力。

  (7)A女士和丈夫都是公司高管,每天早出晚归,没时间按时吃饭,结果被女儿检查出了严重的胃病,她倍感内疚。后来她换了份普通的工作,月薪只有过去的30%。但她每天能够按时上下班,有充分的时间照顾女儿,感到非常满足。

(8)B先生的上司准备派他到外地常驻,但他的儿子刚出生,他不愿让夫人独自承担带孩子的辛劳,毅然辞职跳槽,而心里却很坦然。

  (三)开展培训活动,辅导员工学习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技巧

  (1)让员工学会为自己作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来说,员工个人和企业之间,目标和利益是不尽一致的。应该辅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家庭情况,事先规划好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工作和生活各自的目标。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思考,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就难以把握大局、迷失方向;反之,如果有了坚定的原则,就会从容不迫,随时正确衡量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最终目标,使得工作与生活的达到动态平衡。

  (2)让员工认清真正需要完成的核心工作

  告诉员工,其实上级只考核员工的业绩,工作时间长短并不在考核指标之列。如果业绩足够好,就能赢得上级的认可,好的业绩自然可以“兑换”员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花费很长时间完成工作,则反而降低在上级心目中的评价。

  (3)让员工学会专时专用,提高工作效率

  告诫员工必须在工作过程中足够投入,培养时效观念,以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从此任务转换到彼任务的过渡时间;同时告诉员工不要以加班为荣,上班时专时专用,业务时间只关注生活。

  (4)让管理人员学会正确地分配工作,以及向下级授权

  培训管理人员,在向下级分配工作、交代任务时,应该明确其性质、责任人、内容、期限、效果以及考核指标,最好做到完全量化。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相对模糊的,其结果很可能不仅达不到工作效果,还同时浪费自己和下级的时间,造成效率低下、无谓加班;同时管理人员不要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要信任下属,学会正确授权,让他们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

  (5)让员工学会向不合理的工作分派说“不”  

  应该让员工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份内工作,哪些工作并属于自己的岗位说明书包含的职责范围,这一点很重要。从组织结构设计、流程管理方面讲,这是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杜绝上级、同级、下级之间职责不清、责任不清;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讲,这涉及到科学测定岗位工作量,合理定岗定编,规范对工作业绩的绩效管理,而且这是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必备的基础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 玲女士
    21岁
    前台/调度
    4千-5千
    元先生
    39岁
    摄影总监/主管/摄影师
    1.2万-1.5万+提
    阿先生
    28岁
    儿童摄影师
    1万-1.5万
    雷先生
    34岁
    摄影总监/主管/写真摄影师/儿童摄影师
    1.5万-2万
    k先生
    29岁
    摄影总监/主管
    1万-1.2万
    刘先生
    35岁
    摄影总监/主管/商业摄影师/写真摄影师
    1.5万-2万
    周女士
    26岁
    化妆总监/主管
    1.5万-1.8万
    李先生
    35岁
    儿童摄影师
    6千-8千+提
专访修图师火山
专访修图师火山
提起修图师,大多数人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埋头苦苦修图的男性修图师…
专访摄影技术总监徐东
专访摄影技术总监徐东
徐东老师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叙事:浪漫与理智并存,来回切换,游刃有余…
专访摄影师陈曦
专访摄影师陈曦
你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多久?三分钟,三天,三个月,还是三年…
专访摄影师阿淼
专访摄影师阿淼
9年的从业经验,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无意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阿淼老师…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专访夏天映像团队
长大后的我们总是怀念着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时候的奇思妙想…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专访小脚丫儿童摄影师阿豪
没有人会走的一帆风顺,阿豪老师刚开始也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
专访摄影师林涛
专访摄影师林涛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我们为了生活、家人、前程奔波…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专访摄影师葛梦群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纵使你天分再如何差,只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