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付出了,看似投入很多,但最大的长期受益人是企业。套用老子的逻辑: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为利益、不为私利而创办企业,其实“不为”的境界却已将一切放在囊中。这是何种境界和胸怀。为了眼前利益的企业,最终都没走远。不考虑员工未来的管理者,一生难有大的发展和成就。
明确以上问题,不仅使落脚点更明确,同时使思路更清晰。但到底路径如何?什么载体、什么手法可以实现员工“一心一意、死心塌地”。一说到此,很多人,咬牙切齿、一脸无奈,“我对他们那么好,还一点不领情、能将仇报,...” 把员工看的一无是处,其实都是没**、没换位所导致。
其实做什么,归结一点都是心,而且是公心。
一个“阴”的领导能设计出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吗?不能。
何时看到,没有群众基础的领导,会制定制度对自己的岗位实行民主**?
何时看到,一个没有能力的领导,会设计一套制度“以能力”为评价标准把自己置身其中?
因此在“一点思考01”中说过:经营员工未来的领导要好好珍惜。一个没有做百年的思想,就引导不了企业家做百年的基业;一个没有为员工经营未来的想法,这样的管理者不利用员工就算幸运了。
因此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都必须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照顾好员工的大后方”为主线。
偏离,出力不一定讨好,投入大收益不一定大;不偏不离,才能少投入高回报,既符合企业的经营原则,又能赢得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