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注员工的需求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企业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制度也要结合现实条件因时而变,因内外部条件总在不断变化,单纯按照制度办事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需要我们在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制度,在制度的框架范围内更要结合时代的特点更多地关注员工自身的需求,将制度管理注入人性化的内涵,使制度由“死”变“活”。
马洛斯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当然,人对需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并且需求总在变化,也总难于满足。需求包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物质需求主要是薪酬待遇、劳动保障等方面,精神需求主要是工作环境、工作意愿、个人成长、激励等。80、90后的员工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更为关注,这是思想进步的表现,他们不但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较高的报酬和职务提升,同时过程中他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同,体现自我价值。
关注员工需求,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对员工进行需求分析,把握他们当前需求的重点,从而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引导或帮助他们实现自我需求。当然,要想使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实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关注员工需求,并不是说要满足他们每个人的需求,而是通过关注员工让他们感到得到重视,得到认同,得到尊重,思想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工作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并要尽可能帮助员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他们提出的意见进行反馈,给他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培训机会,引导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样,我们就能用情感因素留住员工的“心”,员工才更愿意为组织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由于成长环境、思维方式、文化习性、价值观的不同,以及70后、80后、90后员工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相互之间总会存在一些思想障碍,工作中的冲突是必然的。
沟通的80/20原则指出“组织中有80%的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畅而产生的”,沟通是搭建情感的桥梁,是实现上传下达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管理者与员工思想交流与融合的渠道,它是保证组织执行力的关键。
正因为沟通是如此的重要,作为员工思想的引领者,管理者就必须要善于沟通,而且要重视与员工的沟通,通过沟通对员工进行思想引导,让员工理解管理者的真实意图,从而确保管理的基本要求得于实现。
沟通是双向的,许多管理者都喜欢单向地向员工传递信息,这属于命令式管理,员工未必甘心接受,导致的结果是管理者的要求难于顺利执行。实际上对许多日常事务员工都有自己的想法,因站的角度不同,有时他们的想法并非就是对的,但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很重要,管理者还可借机传递自己的真实意图,使员工更愿意按照管理者的意愿去做事。因此,工作中很有必要多听一听员工的想法和意见,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循循善诱。
管理者要走近员工,就必须要了解员工的思想,沟通无疑为管理者与员工搭建了思想的桥梁,是实现管理者与员工“零”距离的纽带。
五、对员工进行差异化管理
与70后相比,80、90后员工个性更加鲜明,个性员工一定是优点突出,缺点也很突出,善用员工长处的管理者无疑是高明的领导。孙悟空式的员工大多不太招领导的喜欢,他们精通专业技术,爱出风头,有时甚至抢了领导的风头,在普通的管理者眼中他们就如眼中钉。但我们却看到唐僧用了个紧箍咒就将孙悟空管的服服帖帖,至少孙悟空在唐僧的领导下为团队做出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