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好照片所使用的构图技巧,在所有技术领域中占据重要一环,那构图技巧到底有没有一套法则依循呢?
下面就让我们花点时间,了解一下苏珊·斯科特的户外新生儿拍摄。
同时以她的照片为例,做一点构图基础知识的讲解。
构图1.主体位置
居中、对称的画面具有强烈的稳定感,使人产生极其安静的效果。因此画面内容要足够有趣,细节要着实耐看。
人物居中的照片呈现出强烈的静态美,但细节的差异会打破高度对称所带来的停滞感,成为关注的焦点。
人物稍稍离开中心位置,画面看起来也比较平稳。
人物位于画面一侧会增加画面的生动感,无论是采用黄金分割线、三分线构图都要考虑到画面的平衡比重。
人物与前景的位置左右上下呼应,达成平静、均衡的感受。
人物靠近边缘同时在另一侧留白,画面感觉和谐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紧张感。人物越靠近边缘,不稳定的感觉就越强烈。
构图2.点、线、面
新生儿照片很少采用较为阔大的场面,人物居***主体(位置、面积),但是也要注重画面中作为“非焦点”存在的具有辅助、引导视线作用的点。
在一整片高度统一(色彩、亮度)的背景(包含道具、服装)之上,小婴儿的面部成为***的视觉焦点。
衣服上的两颗扣子成为了有效的视觉引导点,帮助我们的视线在宝宝面部五官、扣子、帽子等部位上反复跳跃,增加了关注的时间。
色彩鲜艳的点会特别抢眼,加上从左到右的视觉习惯,画面左侧的一朵黄花会显得尤为突出。在这张照片里,似乎稍稍显得有点干扰。
线条在画面中所起到的作用,首先取决于长度,然后是方向。横贯的水平线完全分割了画面,产生一种距离感。水平线越靠近边缘,两边的对比越突出,紧张感也会相应增加。
当拍摄稍稍阔大的场面时,一定要考虑地平线的位置,以及由此产生的画面比例分割。一般来说,1/3,3/5这种位置的水平线会给人带来稳定的和谐感。
横纵线条交汇时,要分别考量每个线条本身及叠加后的综合效果,交点的位置也要处理好。与上面一张比起来,增加了一个竖线条后,画面感觉增加了一些更为积极向上的感觉。
斜线会给照片带来一种动态、生动而又不平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