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影楼的光调较至微弱的,你能驾驭吗?光源拉阔后,焦点仍然留在模特儿的神韵上;只因运用恰当的景深效果,并同时兼顾高质素的影像。
背着模特儿身后,安排一盏附标准罩的灯光,目的在勾画发丝的边光。而相机则以模特儿同高的位置拍摄。这样,便可以得到最亲近的感觉。然而,在单一点烛光下,感光度必须提升。这回,要用上ISO 2000才足够吧!
相机:Nikon D700、镜头:AF 80-200mm f/2.8D ED、光圈:f/3.5、快门:1/60秒、焦距:185mm、感光度:ISO 2000、白色平衡:自动
作品说明
一点烛光,两点眼神光;昏暗的环境里,模特儿注目凝视着,气氛沉寂得像不带半丝气息,她也确实摒着呼吸,不给烛光有半点拨乱。寂静中,仿佛听到她心里说话,眼里诉愿。大胆地只用一点烛光作主光源,而为了模特儿得到应有的照明,烛台须迫近模特儿。所以她稍有呼吸,都会令烛光有所摆动。从简洁而近距的布局中,画面充满张力。而感染的效果,却来自柔弱的微光,通透的烛台,细致的皮肤,和最重要的幽幽眼神。
光源分析
1:从眼睛的倒影中,就只见一点烛光。此光的照明范围非常狭窄,就算迫近,亦不足以照亮整脸。
2: 从后的背光,营造与背景分离的边光。这出现在发丝之外,更悦目的,反而落在脸颊间。
选低色温连续光配合
对于配合烛光的灯具,**较低色温的连续光。它的色温与烛光接近,而且光度不强,这样便有一致性的气氛, 免除画面因不同色温而不协调的问题。
在烛光背后,还要多项相应的措施,才使效果浪漫。长焦距的镜头。透过较大的光圈,以便获取浅景深之余,亦能收窄背景范围。这样,镜头所见的背景少了,堆砌烛台相对少些。然而,烛台部份仍须被照明, 由于不想整体布景同时被照亮,因此所有灯光均须聚光,目的在于不想干扰被照物以外的环境。
此外,快门速度亦是颇为关键性的问题,稍有些微气流,烛光便会摆动。太慢的快门速度,只会令其影像模糊。反之,快门速度太快,又会使曝光不足。
在模特儿正下方,安排的柔光箱,必须以*低的输出照明,这样才能够协调烛光之外,亦可使模特儿得到足够的照明,感光度亦可稍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