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现有的光源
在拍摄时尽量不使用任何人工光源,而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光源。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Dogma95”信徒们都不提倡使用人造光源,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不带任何人为痕迹的影视效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处理人造光源太麻烦,对两个以上不同光源的协调是一件很费心劳神的事情。每个光源的色温、每个光源的强度、每个光源的角度都要搭配得当,是需要细致琢磨、来回推敲的。
在室外阳光下拍摄
在阳光明媚的室外,由于光线充足,会使自动光圈变得很小,光圈值一般在f11~f16上,景深度很大,因此拍摄时不必担心拍摄的景物会出现模糊现象。在这种环境下摄像机完全可以的全自动状态下拍摄。
在夏天的中午,太阳的光线最强,有时光照度可达100000 lux,色温可达10000
K以上。这时会因为光线过强而使被摄体对比度过大,色温也会偏高。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其效果往往会不如光照度稍小、晴天薄云天气的效果。这时候使用中性密度滤镜,可以把射进镜头的光线量适度减少,可以降低明暗对比度。在特别明亮的情况下,像晴天下的海滩,这种滤镜相当有用。而使用偏光镜,也可达到类似的目的。想要减少进光量,另外的解决之道就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从色温和光照度的角度讲,最最理想的摄像状况,是在晴天薄云、太阳光线不那么强的室外,光照度约10000 lux,色温约6000 K左右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拍出来的影像色彩很明亮,比在弱光下和人造光源下拍摄出来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天空中稍微有一点薄云,光线可以得到充分的扩散,摄像者也容易把对比度把握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