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 I suppose nothing is meant to last forever. We have to make room for other people. It’s a wheel. You get on, you have to go to the end. And then somebody has the same opportunity to go to the end and so on.” – Vivian Maier
我想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们必须给别人让步,这个过程就像车轮一样,你坚持走到了***后,别人也有机会走到***后。
——薇薇安·迈尔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1926年2月1日- 2009年4月21日),美国业余街头摄影师,出生在纽约,在法国长大,后回到美国。一个在芝加哥工作了40年的保姆,她的作品并不为人所知,直到2007年她被一个当地的历史学家-约翰·马鲁夫发现,她的摄影作品才得以广泛研究和引用,她的故事也被刊登在世界各地的各大报纸上,并获得人们的一致认可。
隐秘而伟大的街头摄影师:
薇薇安·迈尔
薇薇安·迈尔被大众认识是通过一场拍卖,一次关于行李箱中底片的解谜过程完成的。在2007年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么一位伟大的街头摄影师,直到她去世,她仍旧籍籍无名。但她的作品却在2010年被芝加哥现代艺术中心MOMA所展出.2012年,马鲁夫与查理·西斯科尔(Charlie Siskel)同执导了一部新的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Finding Vivian Maier),这部影片于2014年3月底开始在美国的各大影院上映。
薇薇安的作品为何引起如此大的影响?一部分原因是《寻找薇薇安·迈尔》这部影片的播出,人们惊叹于一个保姆竟然能够花费近40年的时间用于摄影,同时留下了近10万卷底片。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换算,如果是135胶卷的话,她拍摄了近360万张摄影作品。当然,薇薇安习惯于用禄来的双反,则是120胶卷,那她也拍了120万张作品。这样的数量让专业的摄影师同样汗颜。
薇薇安拍摄的对象是50-70年代的美国街头中各个阶级的人物、报纸、风景等,而这个时期的美国经历了战争浩劫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影响、经济危机、失业率的严重上升,使得民众对于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薇薇安拍摄的作品黄金时代也是在美国20世纪中社会变革***大的30年。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维维安用自己专业的技术和细腻的观察方式,将这种社会状况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下来。
我们无法从薇薇安留下的文献资料中考究她摄影的起源,但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于摄影的热爱。她为何如此热爱摄影,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她一生中共留下超过十万张底片,在约翰·马鲁夫发现之前,它们一直被保存在薇薇安的行李箱中,从未向世人展示。我们用薇薇安的一天来作为标题,其原因就是在薇薇安的世界里,街头摄影便是日常。胶片相机仿佛是她的另一只眼睛,每天早晨睁开便开始记录。薇薇安终身未嫁,猜测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父爱的缺失,另一部分则是不愿与成年人交流,这便符合了她为何一直以保姆为工作的原因。薇薇安以一个孩子的身份与孩子们相处,怡然自得。薇薇安用了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探索这个世界,来探索这个时代,纽约、芝加哥的街头、甚至是这个世界的好奇。这份好奇同时促使她离开美国,利用自己的积蓄去环游世界。
作为著名的街头摄影师,薇薇安的摄影作品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关于美国50-80年代美国街头的场景,我们通过这些作品不仅仅了解美国50年代到80年代街头的变化,同样也通过卧游的方式观赏这些作品来探索这位隐秘而伟大的女性摄影师的世界。
01:那些奇妙的自拍
薇薇安的自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反光的物体,例如镜子、汽车的后视镜、地上的积水,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相机的延时自拍,这项技术在60年代的相机中成为卖点。通过机械发条的定时装置来触动快门,但是在薇薇安常用的禄来相机中却不常有。
这张照片在薇薇安的自拍中较为少见,很明显这是另一个人对着薇薇安进行拍摄的,从拍摄的角度来看,肯能是薇薇安照顾的小孩子。在薇薇安的指导下为薇薇安拍下了这幅照片。
薇薇安的自拍中有许多拍摄自己影子的作品,这几乎成为了薇薇安的摄影的一个特点。摄影本来就是捕捉光影的行为,而专业的摄影师更是利用灯光设备来建构自己需要的光影。薇薇安则不然,街拍的魅力便在于此,未知的街道、未知的故事、未知的人许多未知***终呈现在一幅画面之中。影子作为人物的一种投射,薇薇安的影子却一直是“形单影只”。
人们惊叹于薇薇安对于镜子的利用,她总能够利用镜子产生奇妙而又独特的空间关系。镜子可以复制影像、扭曲影像、重叠影像,薇薇安熟练地使用着这些技巧。
她同时利用橱窗,拍摄出独特的空间排布,使人形成空间上的错乱感。薇薇安使用这一技巧同样还因为街拍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被记录。禄来的双反利用这直角折射的方式,所以摄影师在拍摄师从上往下观看取景框,更加有利用街拍。被拍摄的对象同时也不会发现拍摄者,神情也更加自然。
扭曲的轮毂罩产生了今天类似鱼眼的超广角拍摄方式,薇薇安像一个孩子一样,拼命地在探索这些反光物质能够带来的奇特拍摄效果。
利用玻璃的反射可以形成多层曝光的效果,热爱营造空间错乱的薇薇安自然不会放过。
02.在芝加哥街头中寻觅
有人说薇薇安喜爱街头摄影的原因是她在美国无亲无故,也许在茫茫人海中,感觉不会如此孤单。我倒是觉得,薇薇安在街拍过程中寻觅着什么,可能是在她四岁便抛弃她的父亲的影子,在薇薇安的镜头里有许多流落在街头的醉汉,薇薇安的父亲便是一名常年酗酒的醉汉。也许她在寻觅爱情到底是什么,她拍摄了许多情侣的作品,大多他们都是坐在车上,也许就是在前往教堂的路上。或许,她在寻觅摄影到底是什么,40年的摄影生涯,十万的底片胶卷,除了记录,玩弄摄影技巧,那摄影还有什么?或许她在寻觅别的……
报纸,在薇薇安的摄影作品中是一个较为多见的意像。在那个时代,报纸代表着信息,同时也给了人们许多谈论的话题。尤其在经济大萧条时代,报纸上的招聘信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在这个时代,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崩塌,不仅仅是薇薇安,整个美国都在寻觅。
混凝土大厦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薇薇安在这个时候喜欢仰拍建筑。冷冰冰的混凝土大厦、流落街头的人们、苦笑的小丑,穿着貂皮的贵妇、要么改变要么***亡的不仅仅是音乐,是整个美国。
这两幅画面形成了独特的联动,仿佛是在同一场景之中,工人正在维修发生故障的霓虹灯,而孩子们正在这里好奇地仰头看,薇薇安记录了这一场景,也许会有人们问为何要记录,意义何在?不,没有意义,只是觉得有趣而已,也许艺术能够坚持下来,便是这样,有趣而已。
在这些作品中,薇薇安采用了一个稳定三角的布局方式,这同样标志着薇薇安拍摄技巧的成熟。薇薇安的摄影对象包括这所有的阶层,有落魄的白人流浪汉、有正在集结前往越南的士兵、有骑马的黑人(像极了昆汀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姜戈的形象,薇薇安用一个稍微仰拍的形式排出了马的高大,黑人骑手的自信从容,如果抛开城市街道的背景,甚至有一些史诗感),有凶狠的胖子与穿着笔挺的老者(有可能是意大利的黑手党),有给白人小子擦皮鞋的黑人小孩(从照片来看,可能是白人父子俩来擦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