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张巍,1977年生于陕西省商洛,2002年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张巍曾被评选为“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他的系列作品《临时演员》、《人工剧团》等在2013年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3年丽水国际摄影展上展出。
张巍的“造像”总是在疏离真实与虚幻的距离,他意在探讨人的价值与哲学含义。引导人们对自身存在本质的再思考,他的作品持续衍生并不断突破传统摄影的范畴。影像的形式与主题巧妙地结合一步一步挑动着观看者的不安。荒谬,夸张,绘画与摄影之间娴熟地转换“让这些图像保持着动人的张力”,让人过目不忘。
2013新锐摄影师张巍
部分展览
2013 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 北京
直觉苏醒—13届平遥国际摄影节 棉织厂 平遥 山西
色温—(CYAP)伊斯坦布尔交流展 伊斯坦布 土耳其
个人技艺的新摄影—四人作品展 谷仓当代影像馆 兰州 甘肃
多元丛生 布鲁姆画廊 北京
悬置—四人展 城床单厂D2 大理 云南
显微无间—国际摄影展 时代美术馆 北京
放大Enlargement---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 莫拉-卡纳雷乔宫 威尼斯 意大利
艺术北京 NUOART 农展馆 北京
2012 游戏,梦幻与创伤----第二届德国鲁尔双年展 杜伊斯堡 德国
风向 -- 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 俄罗斯
亚洲先锋摄影师成长计划展 第四届大理国际影会 大理 云南
Openspace Bae国际艺术家驻场创作展 釜山 韩国
引爆!2012 CYAP汇报展 国际会展中心 北京
2011 孵化器 荔空间 北京
Harmony+Love多媒体跨界艺术展 国际贸易中心 北京
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浙江美术馆 杭州
虚实同源--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 宋庄美术馆 北京
虚构即真实--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明圆艺术中心,上海
黑白现实主义文献展,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
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国际贸易中心B15,北京
2010 这个世界存在吗?--第六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粮仓,连州
双重语境--上上国际美术馆 ,北京
暖--跨年艺术展,创智天地,上海
真实的假象--798红鼎艺术,北京
错位--影像交流展,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三不靠——铸造艺术馆,一号地,北京
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世贸商城,上海
向前一小步—青年艺术家实验艺术邀请展,798创意广场艺术馆金属库,北京
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中国新锐影像展,草场地红一号艺术区,北京
2010实验影像档案展, 宋庄美术馆,北京
2009年主权亚洲艺术奖,提名展,圆形大厅,香港
2009 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广东美术馆,广州魔盒----国际跨界创作展,学学文创,台北
混合与分享——CC影像与新媒体作品展, 798映艺术中心,北京
丽水国际摄影节, 油泵厂展区,丽水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棉织厂F区,平遥
2008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棉织厂A区,平遥
看不见的青春 ——中国新锐艺术家联展,WATERGATE gallery,韩国首尔
摄影地图,798时态空间,北京
07影像档案展, 798 OPEN实现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荣誉奖项
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
Global Times2010国际风尚年度新锐艺术家大奖
亚洲主权艺术奖提名
丽水国际摄影大奖
编辑:将不同的脸上局部拼凑起一个个名人肖像,你的这些图像在视觉上呈现出更多的是精致、荒谬和突兀感,却并非只在乎个体情绪,你的思考显然更宏观,这些“伪现实”的作品,所包含的深意是什么?
张巍:这些虚拟肖像是《人工剧团》其中的一部分,是《临时演员》延续,作品开始于2007年我收集拍摄了300多个中国普通人的素材用电脑将这些人物的五官拆分成小部件,然后再把这些五官随机互换,制造出一张虚拟的面孔,来表现和展示着这个社会中各个**、各种职业人群的一种的生存状态。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技高超的人可以扮演很多角色,而且可以扮演的很好。在这种温文尔雅貌似平静的真实背后,深深的隐藏着一种从古至今的“生存智慧”,很显然,它是病态的,这病态并非在现实中能够轻易发掘,它隐藏于我们之间的精神深处。《人工剧团》是我把《临时演员》中,人的五官用电脑虚拟的手法来还原一个具体的形象,我对这些我虚拟合成的人并没有意识形态的评价,因为他们只是被构建的符号。政治文化意味着已经在这种并置中消解了,更多的表现为,对个体身份和价值的追问。
编辑:摄影有“伪造现实”的可能性,似幻还真,这种被篡改和处理后的景观化的肖像,是否与社会处境、文化氛围、时代范畴等不无联系?
现实是每个人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感性的反馈。没有唯一的、标准的真实,只有多样的、丰富的“感触和体验”。
就“体验而言”,摄影师无法在一副图片作品中对“感性”的体验做出“快速的、有效的反应”——即无法直达现实的本质;但它却可以通过摄影作品对现实做出一种高度的概括、提炼和补救。
就我拍摄《临时演员Temporary
Performers》而言,面对的是一些现实中的人,但直接想要获得的影像结果却来自于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真实感受。当时,我的下意识里就觉得应该通过电脑去“处理一下”,然后影像中的人物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才是我想要的“一种我所认为的真实”。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互联网它在加深和印证着现实世界的无聊和荒谬,也许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若说互联网和现实的关系,那它应该就是“个体对待现实世界的一种有力的印证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