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慧,女,1957年出生于天津,旅德华人艺术家。1977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系。1987年获德国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赴德进修。旅德十五年,她先后出版了《龙的故乡》、《中国建筑与园林》、《女人》、《七位中国女性》等16部个人摄影集和书籍。由她创作和导演的电影《破碎的月亮》获德国电影奖。1998年,作品收入跨国权威出版公司出版的《150年大师摄影作品集》一书,成为全世界入选的60位艺术家中唯一的中国人。今年2月,她又在德国慕尼黑成功地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成为一百年来这个著名的系列艺术展中与毕卡索等大师齐名的唯一的中国人、唯一的女性。她的新著《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出版后立即热销,被上海《新民晚报》与鲁迅、张爱玲等人的作品一起作为值得一读的十位作家之一向读者推荐。
艺术篇:艺术创造是我的生活方式
记者:小慧老师不仅“拍照”、出摄影集,还研究建筑、写书、写剧本、拍影片等等,有粉丝称您是位“多栖艺术家”。请问您对自己在艺术上定位是怎样的?如何去权衡和选择?
王小慧: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跨界艺术家。早期我学的是建筑学专业,后来还学过室内设计。其实在德国读博士时,我不是很专注于建筑学的。我到电影学院去学习导演,自那后拍了几部电影。我现在还做一些新媒体、雕塑等等,所跨艺术类型的确非常多。
我发现我不安于只做一件事情,这就好像德国一位评论家说的那样:“在我的胸膛里,同时跳动着好几个心脏。”很多东西并非专业,而是我自己喜欢。我不把艺术创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艺术是我选择的释放自己生命能量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
记者:小慧老师最初是何时、如何接触到摄影的呢?是否从小就展露慧根?
王小慧:我真正接触摄影是在13岁时,从亲戚手里借来一只照相机,开始学习拍摄。后来爸爸送了我一台海鸥照相机,国产的,我从此迷上了照相,还常常花很多时间、彻夜不眠地冲洗心爱的照片。当时条件其实很有限,只能买到一些照相纸边角料,但乐趣还是非常大的。
我从小就有很多所谓的“艺术细胞”,文艺爱好也非常多,唱歌、跳舞、编舞、拉手风琴、弹钢琴、画画等。当年的我们生活在文化沙漠里,很难得能看到好的小说、电影和戏剧。我对艺术的爱好,就像是沙漠里的绿洲,让我们的游戏不让“干旱”困死。尽管现在想来,当时我们自己编的舞、话剧或歌曲都还蛮幼稚的,但至少在那个年代里,成为了我们渴望艺术的能量释放。
记者:能拍摄到奥黛丽·赫本的肖像,这对华人摄影师来说是相当难得的经历。小慧老师能否为苏州市民回忆一下当年为她拍摄时的点滴场景或故事?在您接触下来,她究竟是怎样的呢?
王小慧:也许这是一个缘分吧。有一年的慕尼黑电影节上,张艺谋的一部电影在那展映。张艺谋本人没去,当时电视台希望找个对电影有了解的、会讲德语的中国人来做采访,解答电影里象征中国文化的内容。我就被邀请到电视台,而奥黛丽·赫本也正好被邀请到电视台做电影节活动。当时有人就介绍说我拍人物肖像非常有名,问她介不介意给我拍几张肖像。没想到她很高兴地接受了,拍了几卷彩色幻灯片和黑白照片。
后来还出现了一个意外。幻灯片需要装框,冲洗店有一种自动装框设备,没想到他们工作人员疏忽,把位置摆错了,导致整卷胶片都从脸的中央切开,整卷照片都不能用了。
我当时非常生气,可店员告诉我说他们店有明文规定,“如果你在本店冲洗过程中有任何损坏,我们只能赔偿你一卷胶卷,也就是材料费。”我后来只得把胶卷当废品扔掉,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在二十年以后的今天数码技术能这么好,像这样剪开的胶卷现在很简单就能合成一张照片,现在想想真的很可惜。
接触下来,感觉奥黛丽·赫本是一种非常大气的人,和蔼可亲,我在告别时还拥抱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