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很多企划人参加的会议上,听企划名家聊他们成功的故事。因为他们已经成名,所以当他们谈起所从事的工作时就十分坦然——勤杂工、业务员、锅炉工、记者、个体户等等职业成为企划名家成名的肥沃土壤。那次会议我的结论就是:很多名家都是在找不到其他工作的情况下走上企划的路。企划是穷困潦倒者的选择,企划是读书人的阵地,企划是最适合偏执狂的工作。
从点子大王到策划大师,中国的企划走了很多弯路。几年前,大江南北凭空冒出了许多所谓的“专家”“大师”或“大王”,也诞生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所谓学说。中国企业对战略、策略的需求从此可见一斑——但是,“巫师”、“道士们”把自己对战略、策略先知先觉或者朦胧的营销理解当作圣经,以西方营销理论的只言片语为经典,于是企划成了点子,成了炒作,成了迅速致富的手段。我们认为,企划不是点子,企划不是炒作,企划更不是能够让一个病入膏肓的企业立即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只有理解企划,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企划,从而做好企划,用好企划。
第一,企业、组织要做什么是企划,怎么做也是企划
在企业里,我们常常听到企划一个新产品上市,企划企业的发展战略等等,那么企划和计划、策划有什么不同呢?计划常常用于已经决定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框架,偏重于执行和控制;策划常常是一次短期的活动、炒作或者公关;而企划则被用在从大的方面决定工作内容。如开发产品、管理品牌、设计企业运营模式、设计营销管理模式、设计促销管理模式等等。从大的方面来看,企划是提出严密的构思,经过完整的论证然后被采用、实施、评估的过程。企划接近于管理咨询,一个公司的企划班子,既是公司的战略核心智囊团,又是公司策略执行监控组织。
第二,企划是理论的实战演习
营销理论和品牌理论是经验的结晶,也是指导企业运营的纲领。但是,面对浩瀚的营销或品牌理论,企业究竟该如何加以扬弃呢?企划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评估理论,吸收理论的有机养分,从而让理论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有机的整体。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如同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对知识、理论的吸收都存在适应性的问题。企划的作用就在于寻找企业独特的营销理论,价值观念,品牌观念,并保证这些理论、观念在企业运营中灌输和发扬。从这个角度上看,企划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职能,而是企业核心决策班子的职能。假如说中国要评选企划专家,那么真正有资格、有条件当选的,定然是一些大企业的CEO或创始人,如张瑞敏、柳传志之流。
第三,企划是构思的充分发挥
比如,炙手可热的商品一上市,很多人就说,“哎,这东西我以前也想过”;再如,一个成功的品牌企划也会有很多人评价:“一点也不新鲜,我也想过这么做”。——然而,只是想到(即某种构思)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们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在不经意之间构思出来。牛顿从苹果的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加利略从小石头的落下发现重力加速度,经济学家从最普通的买卖发现经济学原理,等等。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构思上,就不能转变成真正的企划。一句话,企划就是从五花八门的主意、见解、构思、点子中发现社会、企业、消费者实际需求或潜在需求的,可以变成实施方案的东西,并对它们进行精心组织,使它们产生巨大的功用。只有充分发挥构思,并把构思放进企划,才能赢得利益,赢得潜能。
第四,企划是对各种资源的整合
企划不能凭空变出一座金山,也就是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企划过程中,资源的整合是企划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企划就是充分发挥各种与企划目标相关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社会资源,信息情报资源,通过动用上述资源的各种积极因素,使之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来实现企划的目标。企划的资源整合不仅仅体现在企划阶段,更必须体现在实施、评估阶段。“企划”一词来自日本,日本人把企划运用得炉火纯青。综观近代日本的科技文明,都是日本人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的结晶。其实日本人也不过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对知识、技术的创新运用上。我们的田忌、诸葛亮都是天才企划专家,“田忌赛马”“草船借箭”就是企划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