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除了视觉的愉悦以外,能否在情感上勾起观者的共鸣也是其关键所在。
同时,一组照片的长度毕竟有限,因此我们不需要像电影一般去描绘故事的来龙去脉,只需要把握住情绪的瞬间展现即可。而且就笔者而言,对于摄影师与模特来说,两者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其合作拍摄的过程是摄影师与模特对彼此的经历的一次分享,而模特是画面中情绪的载体,就算在拍摄中摄影师有精心安排构图和色调,也仅仅是作为配合模特拍摄的辅助手段而已。
在每次拍摄前,不妨设定一个情境,例如在天台场景的忧郁情绪,可以请模特想象失恋之后独处于天台,身处一个无人打扰的环境中俯瞰着都市的芸芸众生,此时仿佛只有自己是静止的,而往事却都历历在目。接下来就交由模特来自行发挥了,此时摄影师应该紧盯取景器的同时,在细节上对模特给出一些具体的指令,例如一个眼神,是在公车站偶然看到了久违相逢的人,或者受了委屈之后用一个眼神询问镜头是否感同身受等。
提示:在细微的情绪表现中,当摄影师给模特设定的情境越具体(这些情境往往来自于摄影师个人的思想与生活经历),整组片子拍摄下来与你预期的感觉就会越接近,同时模特本身也会在明晰的方向中*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的表现力。
摄影师与模特随着合作此数或者拍摄时长的增加,彼此之间会逐渐产生默契。而良好的拍片节奏是摄影师每一次快门之后模特都能给予肢体的微调,其如同连拍一般,却并非像相机设定的连续拍摄那样简单,因为现在主流单反相机的连拍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5张以上,如此密集的快门除非是跳跃或者奔跑之类的瞬间动作,否则过于频密的快门只会拍出大量差别微乎其微的照片,其中说不定还夹杂着“模特眨眼”之类的瑕疵品,并且对于经验略弱的模特来说,高速连拍的快门声音也容易令他们感到紧张,这是摄影师应该避免的。
焦距:35mm 光圈:F1.4 快门:1/1000s 曝光:手动
提示:这里我们所说的连拍,是从对焦到构图再到按下快门一个单次循环的过程。即在完成一张照片的拍摄过程中,应给予模特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同时在大的姿态不变的情况下,无论从眼神、脖子的角度、手的摆放还是到站姿等任何一个方面,都应去争取比前一张更合理和更出彩的发挥。
当将一组连续性动作拍摄结束之后,再转换场景或者尝试景别差异的构图,才会比较合适。
虽然在拍摄中摄影师每一次快门都伴随着模特肢体情绪的变化,但如果仅是如此,摄影师所拍摄出来的画面更像是模特与“三脚架”之间的合作了。因此在拍摄中,摄影师在时刻保持模特情绪和摆姿变化的同时,自身也要学会尝试做出合理的机位与构图变化,且每一次快门与快门之间,都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获得不同的景深效果,同时搭配快门的变化,来获得不同曝光程度等。
提示:以上所述的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在一组连拍中为后期选片建立足够的选择空间和范围,以保证在选片时能够有不同肢体动作、不同情绪表现、不同景深范围、不同构图、不同景别以及不同焦段效果的照片可以选择。
对于人像拍摄来说,瞬间画面的捕捉是极其重要的。模特细微的情绪流露转瞬即逝,有时候即便捕捉到一个神情,却可能因为对焦或者曝光不理想等原因而无法实现再次补拍。这种流动的状态也是笔者拍摄人像时很少使用到三脚架的原因,因为想要拍摄出这样的片子,就需要摄影师随时保持机位的变化,并在拍摄中随时准备捕捉模特不经意的瞬间,此时相机与摄影师的组合需要保持**的自由,拍摄的过程要有同时间一起流动的节奏感才行。
在以往的摄影经历中,笔者发现一些摄影爱好者习惯让模特保持一个动作然后连续拍摄,而此种拍摄模式往往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当模特长时间保持静止的姿态时,其很容易进入一个麻木的状态,人的情绪来自于眼神、嘴角乃至于发丝飘动之间的表现,当模特刻意保持一个动作进行拍摄时,那么一切可变化的惊喜都将可能被冻结,而此时我们所拍摄的人像也会像是石膏一般失去了温度。再者,这种缺乏变化的连续拍摄实际上对于模特、场景和时间来说都是浪费,在后期整理照片时会发现大量几乎相同的照片,实在令人乏味。因而对于有此种习惯的摄友们笔者的建议是,在正式开拍之前,建议先试拍一两张,在相机屏幕上确认曝光是否合适,然后放大看看焦点是否准确,之后就可以投入到拍摄中,此时你所要专注的不是拍摄时的重复,而是变化。
提示:在拍摄的空隙,一些爱好者喜欢一头扎进相机屏幕里翻看刚才所拍摄的照片,其实在我们的外景时间当中,如果并非日出日落的阶段或者从户外进入到室内的场景切换,光线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并非需要摄影师随时检查曝光或者焦点,此时你不应该对之前拍下来的片子抱有过多的忧虑,而应该多关注即将要拍摄的,随时保持着对模特的关注,对其行为的预判,想想还有哪些不同的拍摄方式可供选择,直到失去合适的光源拍摄之前,一个偶然的快门或许就能成就你此行中*好的一张作品。
接下来,我们以一组作品的拍摄来解析下模特情绪对于画面情绪的表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