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旅拍,我个人是比较排斥所谓风格论的,如果习惯了把什么都归结于“风格”,实在很容易被局限住。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风格”的东西只是各种或优或劣的拍摄习惯,而距真正的风格相去甚远。其实旅拍*大的好处正在于“变化”,因为我们不会在一个地方长久地拍下去,也就意味着有很多机会可以不断尝试并改变我们的拍摄习惯,进而摧毁流水作业的各种弊端。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让拍摄回归自由。
抛开模式化的东西,我们同样需要经验——真正与旅拍相关的技术因素。比如:你要知道此地太阳从哪里升起、从哪里落下,从而获知**光线与**地点的搭配。你要知道海水的潮汐规律,从而获知拍摄取景处*漂亮的礁石何时会被海水淹没。你要知道如何应对户外强烈的阳光,甚至令人讨厌的正午顶光等情况中应该怎样处理。你要知道如何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天气变化,在遭遇大风、大雨的情况下保证出片,从而变劣势为优势。
这里,我们就简单谈谈海岛风格外景用光的一些基本思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了 解 光 线 ◆
在户外拍摄要了解不同时段自然光线的特质,从而加以运用。通过判断、选择、调整,使多变的自然光线更加符合自己个性化的创作需要,获得所需要的画面效果。外景光线*主要的特点是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而变化。衡量光线的重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光质
户外自然光线的软硬性质,主要分为:晴天直射的硬质光线;多云、阴天天气下所形成的散射的软质光线和阴影下所形成的散射的软质光线。
直射的硬质光线有明显的方向性,明暗反差大,对比效果明显,能很好地表现层次细节、立体感和质感。但如果照射角度过高(比如中午顶光),或光线强度过大(比如夏季晴天),受光面和背光面明暗反差太大,则很难获得正确曝光的画面,此时就需要用恰当的手段“改造”自然光质,即用遮挡的方法降低直射光线的强度。
散射光,光线强度柔和、均匀,光比较小,形成的影像反差不大。如果是在阴天(云层厚)、日出日落前后(光线强度弱)或是遮挡过于浓密,完全阻碍光照的场景中(比如密林),自然光线过暗、过散,则很难表现出所拍环境中景物应有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此时就需要用恰当的手段“制造”光线效果,即以人工光源照亮人物或环境。
二、光位
天气晴朗时光线直射,有较强的方向性。一天之中,光线的照射角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早晚(日出后、日落前)时段光线呈低角度(15-20°),正午时分光线照射方向成直角,上午和下午时段光线方向呈中、高角度。
当光线有较明显的照射方向时,要注重光位(顺、侧、逆、顶)的选择,以更好地刻画人物和场景。一般来说,顶光较难表现人物和场景的立体效果及质感。此时就需要用恰当的手段“改造”光线效果,即以人工光源补亮人物或选择明暗光比差距较小的环境。
◆ 实 战 经 验 ◆
1.以海岛风格旅拍来说,我们通常希望能在艳阳高照的天气里拍摄,从而表现出更加饱和而生动的色彩。比如海洋,只有在晴朗的阳光下才能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从深到浅:蔚蓝、浅蓝、深绿、浅绿、琥珀色、白色(靠近沙滩)等。但是在阴天时,海面只剩下白茫茫一片,画面效果自然要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