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整暗部的过程中,先前对于亮部的调整往往让暗部看起来更糟了,但这一般都是假象。
对于RAW的整个后期处理来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告诉我们应注意每一个调整步骤,每一步都在对最终的照片效果产生微妙的影响。而对于暗部
在调整暗部的过程中,先前对于亮部的调整往往让暗部看起来更糟了,但这一般都是假象。处理来说,这句话告诉我们暗部细节的处理至少与亮部细节的处理同样重要,很多时候还能成为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如何让暗部细节衬托主体,是个很重要的课题,应不应该保留暗部细节是首先需要作出的决定,其次才是如何让决定显示出来的暗部细节按照需要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对暗部细节的丢失早就习以为常了,但如果需要保留的暗部细节不但没有丢失,反而被增强了,这往往会制造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张照片需要这样的感觉。
上图是一张刚刚腾空欲飞的鸽子的照片,鸽子的姿势很优美,但鸽子在整个画面中显得不是那么突出,因为背景的亮度和鸽子的主体白色的亮度十分接近,尤其是鸽子的头部和翅膀的外缘。但幸运的是,处于逆光位置的翅膀内侧和胸部制造出了一些对比,同时,身上的褐色羽毛增加了这种对比。也许让其更突出一些还是比较好
用ACR打开RAW文件会发现, 亮部几乎不存在问题,尤其是亮点。但我认为亮部细节不是重点,应给暗部留出尽量大的扩展空间,因此,对亮部进行一下压缩是值得尝试的,因此,我首先将“亮度”增加到70。
第二步就是增加暗部的对比度了,将整个鸽子从背景分离出来。我同时调整“填充亮光”和“黑色”,每增加一点“填充亮光”就跟着向右滑动一点“黑色”,直到看着鸽子身上的明暗对比一步一步加大到认为需要的程度为止。这一步增加“填充亮光”到73,“黑色”到50
在这一步的调整中,基本没有考虑黑点的设置问题,主要考虑暗部对比度的调整,因为黑点在原图中和亮点一样,并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特意作出调整,因此,只需在设定暗部对比度的过程中,随着“填充亮光”对黑点的改变而及时调整“黑色”来完成黑点的设置就行了。从图4.6可以感觉出,背景整体变亮了,鸽子的大部分区域也被调亮了,尤其是翅膀边缘和头部,但变亮的程度不及背景;而鸽子身上的褐色羽毛在最暗的地方基本没变,即黑点没变,而其他大部分褐色羽毛也被稍微变亮;结果就是,对比度被加大了,鸽子的色调范围得到了增强。
调整“填充亮光”同时也对亮部造成了影响,改变了亮点,使位于画面左侧的翅膀边缘出现溢出(注意,天空不作为亮点考虑),如果你认为这样无法忍受,只需回去降低一点“曝光”或增加一点“恢复”即可解决问题。图4.7是最终效果,修正了“填充亮光”导致的高光修剪,同时调整了色平衡和整体对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