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相机的档次越低,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就越快。以尼康为例,专业相机中,从 1988 年的 F4 到 1996 年的 F5 ,中间经历了 8 年;中档相机从 1994 年的 F70 到 2000 年的 F80 中间也有 6 年时间。而在普及型相机当中,从 1991 年尼康推出 F-401S 的改进型 F — 40 飞 X 到 1994 年的 F50 ,飞 998 年的 F60 ,再到 2000 年的 F65 ,可以说这个档次的相机每隔大约两三年的时间就会更新换代一次。而尼康从 F-401X 到 F60 这三代相机可以说都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直到 2000 年尼康 F65 的推出才真正让普及型相机的功能走向齐全化,相机的性能大大提升,使影友们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o 2003 年尼康再度推陈出新,全新的 F75 相机与广大影友见面了。与 3 年前的 F65 相比, F75 在性能上有了更大的提高,也使影友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科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面我将就 F75 与 F65 的一些主要性能特点作一下对比。
外观与手感
??乍一看上去, F75 的外观与 F65 十分相似,外形尺寸为 137mm~92mm~65mm ,除了比 F65 长了 2mm 外,高和厚都基本一样。 F65 的外形尺寸为 139 . 5mm x 92 . 5mm~65 . 5mm ,明显比 F75 长出一截,所以它的手柄也就更大一些。而 F75 的手柄很细,握在手里感觉发空, F65 与之相比则略显饱满。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握惯了 F80 的我,感觉这两款相机的手感都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不过为了和相机小巧的外形搭配起来,手柄自然也不可能做得大了。两款相机追求的都是轻便,它们的重量相差不多。 F65 为 395 克, F75 则轻了飞 5 克,配上 AF28-80 / 3 . 3-5 . 6G 镜头也只比一台 F80 机身稍重,非常轻便。倘若装上较重一些的镜头,感觉就不很舒服了。我把尼克尔 AF28-105 / 3 . 5-4 . 5DIF 镜头装在两款相机上就感到有些头重脚轻,平衡感不是很好。
对焦
??这是绝对值得一比的地方。虽然 F75 与 F65 都采用了和 F80 相同的尼康 Multi-CAM900 自动对焦检测软件,但相比之下 F75 更接近中档相机 F80 ,因为它有了机背对焦点选择盘。一度只在中档相机甚至专业相机上才使用的功能“下嫁”到普及机型身上,实在是业余“发烧友”的福音, 5 个对焦点的选择也因此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 F65 则需要用左手按住镜头接环座左侧的对焦点选择钮,同时用右手拨动机身右后方的拨轮,而且此时眼睛需离开取景器,看着液晶显示屏才能选择所需的对焦点。方便性自然比不上 F75 ,因为 F75 与 F80 一样能在取景器中显示对焦点的位置,眼睛无须离开取景器,可以专心构图拍摄。
F75 对焦点平时显示为黑色,当遇到深色主体或光线较暗时对焦点自动显示为红色,甚至在切换对焦点时还可伴有声音提示,让摄影者心中有数。而 F65 选择了对焦点后取景器中没有显示,尤其在光线较暗时甚至看不清对焦点的位置,这也是 F65 用家抱怨最多的一个地方。
??对焦方式上, F75 与 F65 相似。但 F75 在方式的划分和选择上要比 F65 更加明了,有最近主体优先 AF 、中央主体优先 AF 和动态 AF3 种模式,采用设在对焦点选择盘外的圆形拨杆切换。实际上中央主体优先 AF 就是重点 AF ,此时相机只以中央一点来对焦,这也是平时最常用的对焦方式。因为对焦点选择盘没有设锁定装置,为了避免其被误碰而造成对焦点的改变,所以单独设立一个中央主体优先 AF 是十分必要的。与 F80 相比, F75 对焦方式的划分和选择更加简捷,更适合初学者使用。
总之,在对焦方面 F75 比 F65 更加出色,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测光
??F75 采用了全新的测光方式 ~3D25 分区矩阵测光,而 F65 采用的是 3D6 分区矩阵测光。虽然分区越多测光并不一定更加准确,但 F75 全新的测光方式肯定要比以前的好,否则新的设计也就没有意义了。当年佳能 EOS300 就是凭着其 35 分区评估测光吸引了众多影友的目光,所以 3D25 分区矩阵测光也是 F75 值得宣传的一个地方。不过在实际使用中, F75 的测光值与 F65 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绝大多数情况下完全一致,可以说两款相机的测光都是相当准确的。
??在此基础上, F75 还增加了点测光,这又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功能,以前的普及型相机甚至一些中档相机都不具备,现在尼康将它用在了 F75 上。因为没有独立的测光方式切换拨杆或按钮, F75 的点测光需在自选功能中选择,虽然有些麻烦,但我想尼康是为了保持其与中档相机 F80 的档次差距才这么做的,如果把功能都做得完善了,难免会产生同门弟兄手足相残的尴尬局面。所以我们在评价某一款相机时要考虑到它的档次和价位,不能求全责备,
??否则我们还可以指出 F75 的更多“缺点”。
??此外,两款相机的偏重中央测光也不能单独调节乙只有在 MF 时相机才能自动切换成偏重中央测光,这也正是保持其档次的做法。
??F65 没有设置 AE 锁,这真是一大遗憾。现在久违了的 AE 锁又重新回到了 F75 上,也许是多了点测光的缘故吧。
??由此看来,在测光方面 F75 比 F65 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功能更趋完善了。
曝光
??这里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F75 与 F65 的曝光方式完全相同,都有 P 、 A 、 S 、 M 和图像程序,还有曝光补偿、多次曝光和包围曝光。值得一提的是,以前 F65 的连拍功能只能在图像程序的运动模式中使用,而 F75 则有了单独的连拍功能,在任何曝光模式下都可实现,连拍速度为飞, 5 张/秒,而 F65 是 2 . 5 张/秒。我想尼康是特意将其连拍速度降下来的,还是为了保持其档次,否则 F75 就太接近中档相机 F80 了。
内置闪光灯
??F75 的内置闪光灯弹起后很高,比 F65 高出了近一个灯位,遮光罩或镜头阻挡闪光的情况会有所缓解,在一定程度上还减轻了红眼现象。
??F65 不管在图像程序的哪个模式中,光线较暗时内置闪光灯都会自动弹起,而 F75 在风景和运动模式中取消了闪光灯自动弹起的功能。除此以外,两款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工作方式都相同,都可涵盖 28mm 广角,有慢速同步闪光、后帘同步闪光和防红眼功能,最短闪光同步时间均为 1 / 90 秒。
其他
??F75 有 12 项个人自选功能,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设定。这种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当然会广受好评,普及型相机能做到这一步的确不易。有了这 12 项自选功能,一些问题的解决也变得容易多了。比如 AF 辅助照明灯的开闭: F75 通过自选功能可将其关掉,而 F65 若想关闭此灯,则须在半按快门对焦时左手一直按着对焦点选择钮才可关闭,多有不便。
??F75 的液晶显示屏比 F65 多了照明功能,方便了夜间摄影。 F75 取景器中还有胶卷状态和电池电量的信息,但其显示在取景画面中,我个人认为这似乎有些多余,画面上显示的东西多了有时可能会影响取景。
??F75 还特别增添了遥控拍摄功能,这也是 F65 甚至 F80 都不具备的。通过自选功能,遥控拍摄的快门可以设定 1 秒、 5 秒或 10 秒的延时启动,适合了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另外, F75 的外接电池盒 MB — 18 还可以实现竖拍,这也是十分受发烧友欢迎的一项实用的功能, F65 的 MB — 77 电池盒则没有,而 F80 用家抱怨最多的地方也正是其缺少竖拍手柄。作为一台中档相机, F80 没有竖拍实在太令人遗憾了。说到这里,一些 F80 的用家是否眼红 F75 了呢 ?
??最后要说的是,两款相机都可以兼容尼康的 AF — S 超声波马达镜头和 VR 防抖动镜头,适用范围都很广。
??总体来讲, F75 比 F65 更为出色,功能更为完善,有些地方已十分接近甚至超过了中档相机 F80 ,其只有不到 2000 元的价位,只比 F65 贵了 2C10 元左右。别的不多说,一句话—— F75 的性价比是极高的。
来源:摄影与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