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数码相机——路凯歌高奏,进入厂兴旺发达之午。消费者群体的扩增,数码相机制造商之间的技术竞争,市场上此起彼伏的品牌热度……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来到”的大好局面。笔者根据今年 2 月美国的 PMA 、 4 月中国的 P&E 等大型摄影器材博览会,并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简要分析—下当前数码相机最新的流行趋势,以便广大读者能了解更多的信息。
影像传感器百舸争流
影像传感器作为核心技术是数码相机捕获影像的墓础。日前影像传感器的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百舸争流、奋勇争先的局面。核心技术的进步将会给未来的数码相机带来更为巨大的变革和发展的潜力。
首先, CMOS 传感器技术发展成熟。目前以佳能为主的各厂商主要将 CMOS 传感器普遍应用在了专业级或准专业级的数码单反相机上。在图像质量力‘面,新型的 CMOS 技术水平已经与 CCD 不相上下,因此渐渐成为厂商应用较多的影像传感器。不管是佳能的 CMOS 技术,还是适马采用的 Fovcon X3 CMOS 技术,它们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将会在更多的中反数码相机上得到普遍应用。除了适马 SD-10 数码单反相机具备 Foveon X3 COMS 传感器外,宝丽来 DX 530 便携式数码相机也采用 Foveon X3 COMS 技术,这是否预示着 CMOS 技术将步人民用阶段 ? 至于佳能的 CMOS 技术,已经全面出击,从顶级的 EOS — lD Mark Ⅱ、 EOS-1Ds ,到普及型的 EOS 300D 等数码单反相机,佳能 CMOS 技术已经全面成熟,应用到小型数码相机上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 CCD 传感器技术不断突破。在这方面,富士公司的超级 CCD(SuperCCD) 和索尼公司最新的四色 CCD 技术是最具代表性的。富士的超级 CCD 没有采用常规的正方形二极管,而是使用了一种八边形的二极管,像素是以蜂窝状形式排列,并且单位像素的面积要比传统的 CCD 面积大。超级 CCD 将像素旋转 45 度排列,其结果是提高光线集中的效率,并提高了感光性、信噪比、动态范围,电量消耗也减少了许多。
目前,随着富士第四代超级 CCD HR 和超级 CCD SR 技术的应用,富士专业数码相机或者消费类时尚数码相机将会变得更加小巧,并且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和性价比。 ItR 的含义为高分辨率,而 SR 则为超级动态范围的意思。
超级 CCD HR 芯片的单个像素直径达到了2.6 微米,而感光度则可达到ISO 1600。这种技术比现有的传统 CCD 技术提升了两倍甚至更高的动态延伸效果。富士超级 CCD HR 采用·厂两段 CCD 的方式来提高动态范围,这样获得了比传统 CCD 更大的动态范围,但研发成本相对较低。它采用了两个图像传感器,主传感器用来捕捉黑色以及正常的光线,副传感器则用来捕捉“高亮”部分的细节。两个传感器经过光电转换后,会被智能地组合成一个传感器单元。
富士超级 CCD SR 技术模拟了负片的设计方式,负片通过多层不同的感光介质来提高动态范围。超级 CCD SR 也采用增加额外的光电传感器来提高动念范围,将 CCD 的动态范同扩展到了接近普通传统负片胶卷的水平,这意味着装备了富士超级 CCD SR 技术的数码相机,在光线极弱或极强的环境下部可以拍摄到清晰的画面。动态范围指的是照片所能容纳的灰度级别和色彩数量,…—般尺寸较小的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都比较小,而人尺寸的图像传感器的价格却比较昂贵。
索尼公司最新的四色 CCD 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关注。索尼应用的叫色 CCD 传感器,是在原来的 RGB 三色基础上添加了一个 E 色 ( 即祖母绿色 ) 。传统的 RGB 方式是为了适应彩色电视和显示器的颜色特性而产生的,实际—上与人眼的视觉特性并不相同,并经常会出现兄示的颜色与实际颜色差异较大的情况。而四色 CCD 表现的颜色特性非常接近人眼的视觉特性,能够比以往的 CCD 表现得更加接近自然的颜色,特别是青绿色系和红色系的颜色表现力大大提高。索尼也推出了专门对应四色传感器的图像处理芯片,新的芯片根据四色的采样信号进行矩阵运算,得出新的 RGB 色彩。另外,其能耗比以前的芯片减少约 30 %,连拍速度和显示速度也得到了提高。据悉,索尼数码相机将全部支持四色 CCD 和新处理芯片,其中最经典和最成功的当属索尼 F828 数码相机了。
另外,有别于一般的 CCD 和 CMOS 技术,尼康公司白行研发出 LBCAST 影像传感器。 LBCAST 是一·种结构类似于 CMOS 的影像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运转高速、耗能低、暗部噪声低、灵敏度高、生产成品率高等特点,特别是可以同时读取两个像素的信号,在数据输出速度方面要高出很多。与依次传输并读出数据的 CCD 不同的是, LBCAST 采用直接指定各个像素的地址坐标的方式来读取每个数据,尼康 D2H 数码单反相机就是采用了 LBCAST 影像传感器。但这种技术目前尚未应用在尼康其他型号的数码相机上,近期会不会应用呢 ? 值得关注。
像素级别飞速提高
尽管像素的数量级别并非是衡量数码相机的惟一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标志数码相机档次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短时期内,数码相机对像素级别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如今,许多中档产品都已经达到
500 万像素,甚至许多迷你型的数码相机也达到了这个像素水平,向更高的像素目标迈进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许年内会有高达 1000
万像素的小型民用数码相机问世。根据这一发展势头,笔者可以乐观地预言,到 2004 年底, 500
万像素数码相机肯定会成为主流数码相机,价格会普遍下降。届时, 300 万像素数码相机会沦落为人门级产品,有的价格将降到 2000
元以下。
从多款新品数码相机来看, 800 万像素将会成为今后高端数码相机的标准指标。索尼 Cybershot F828 成为 800 万像素民用数码相机始作俑者和典型代表,而尼康与佳能不甘示弱,分别推出了 CoolPix 8700 与 PowerShot Pr01 ,奥林巴斯与美能达不甘寂寞,也分别推出了 8 0 0 万像素的 CAMEDIA C-8080WZ 以及 DIMAGEA2 ,目前已经有 5 款小型数码相机达到 800 万像素,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高像素数码相机新品出现。毫无疑问,今后索尼、佳能、尼康、奥林巴斯、富士、柯尼卡美能达等厂—商争夺高端民用市场的竞争还会加剧,战火会越来越烈。
或许有人会问高像素的数码相机有何意义。尽管这类数码相机的价格高昂,但是高像素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像素值用于数码放大。 300 万像素对于普通小幅面数码输出已经绰绰有余,但是在大幅面 (A3 以上 ) 高端应用领域,即便是现今已经普及的 500 万像素都会捉襟见肘。800 万甚至 1000 万的高像素肯定是当前乃至以后数码相机的主要流行趋势。
高倍光学变焦成为潮流
在像素水准基本能够满足数码冲印或打印的情况下,更多的消费者将光学变焦能力作为衡量数码相机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之—·。厂商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是数码相机市场潜力很大的一部分,前不久推出了多款具备高倍
(12 倍、 10 倍或 8 倍、 7 倍 )
光学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新品。在很多拍摄环境下,高倍光学变焦往往比高像素更为实用。目前普通的民用数码相机,一般保持 3
倍左右的光学变焦,中高端一般具备 7 — 12 倍光学变焦能力。从美国的 PMA 和中国的 P&E
展会可以看到,除了高像素外,大变焦数码相机也是厂商力捧的市场热点之大变焦数码相机的代表作当推松下徕美 FZ-10 ,尽管它的像素只有
400 万,但它的变焦最大,相当于传统相机的 35 — 420 毫米,达到了 12 倍。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初,佳能终于在高倍光学变焦领域重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从经典的 PowerShot Pr090 1S 之后,佳能在 300 万像素至 600 万像素数码相机之间,好久没有推出高倍光学变焦产品,甚至有人认为佳能将会放弃这一市场。 PMA 展会上推出的 PowerShot Pr01 和 PowerShotS1 1S 数码相机无疑解开了谜团,它们分别达到 7 倍和 10 倍的光学变焦能力。佳能优异的镜头质量,加上先进的防抖动功能,使消费者对佳能充满着期待。
无独有偶,美能达 DiMAGE Z2 与 DiMAGE A2 也分别达到 10 倍与 7 倍光学变焦,奥林巴斯 C 765UZ 也堪称是世界上最小的 10 倍光学变焦数码相机。富士、索尼、尼康与奥林巴斯也都在大力发展高倍光学变焦产品。具备高倍光学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无疑将会成为数码相机的流行趋势之一。
来源:摄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