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有些“另类”的作品,按照时下流行的标准,甚至算不上典型的“人像”摄影。
因为场景、光线、视角、造型等一系列能够决定画面是否时尚和高级的视觉因素在这里都没以“典型“的面貌出现,模特也不那么“白富美”……
在今天,如果谁以作品是否反映了拍摄对象的情感与思想内涵来进行评判,也许第一时间就会被认为是陈词滥调和不够专业,这一切当然是被“时尚”这个有些飘渺的概念所赐,如果不能时尚的话,那最好也是带有点“观念”的,不然很多同行会质疑你的创作动机和品位,以至于在心里把作者划入另册。而大家心里却都很清楚,真实的情感与思考并非无关紧要,只是因为多数人都无从入手,所以只能集体无视,着力于唯美这个便于追求的目标。
刘科宏的这组作品之所以有所不同,恰恰是因为他将送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考,通过一种恰当的形式完整地呈现了出来。他所构想的“底层”群众,是我们脑海中的固有形象,也许熟悉到已经快要忘记了。然而当他用一种同样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形式,也就是商业招贴广告的手法加以呈现时,观者又都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些熟悉的生活碎片与典型形象。这时,这组作品的情感表达也就接了“地气”。他让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已经逐渐走向绝望的人,在影像中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完成了一次“逆袭”, 这既是一种情怀,其中也蕴含了他对生活的某种感悟和心理上的自我激励,甚至还带有一丝嘲讽。
我们很期望作品中看到真实情感与思考,看到与内心契合的表达手段,看到真正经过锤炼的影像语言,而不是数以万计,周而复始的影像“浮云”,这也是设立“影像”这个新栏目的目地。在新年的首期杂志中,我们刊登了这组“活出你的伟大”,正因为从中看到了在数字时代的繁冗重复中看到了某些积极的改变,也许它并不成熟,并不华丽,但我们需要这样的影像。
——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