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 首页 > 影楼资讯 > 热点资讯 > 全民拍照时代,别再把“拍照”当作“摄影”了

全民拍照时代,别再把“拍照”当作“摄影”了

2022-03-22发布     转载自:NOWNESS现在     作者:NOWNESS     上传用户:今日学摄影

  Karen Smith:当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讽刺的是,被许多评论者形容为一种“信息和通信民主化”的现象——那些现在几乎所有地方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技术,比如网络,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平台,到现在的 5G——实际上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人类理智。

  这让我就想起了许多伟大的书籍,这些书探讨了这个主题的各个方面,关于大众传播技术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普及速度,从 1950 年代麦克卢汉的智慧开始。我想引用 Neil Postman 在 1985 年出版的《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的开场白,他把电话的发明形容为“宣传”,一种“人们突然能知道在千里之外,你从没听说过的地方正在发生什么的,这种令人兴奋不安、最终发展到心理压力”的感觉。之所以变得如此不安,是因为这暗示着你对电话另一端的人是有话可说的,而这就造成了一种压力,要去与一个跟你周边生活环境可能没有任何关系的社群保持联络。


Looking for Love, Couple in Hoodies, Minneapolis, Minnesota, 1995. Alec Soth


  你形容的那种对于拍照的焦虑,那种 “如果不拍照,你就没去过那个地方/吃过饭”,正是这种压力的结果。你必须承认,同样很讽刺的是,这是个人们朝着更多的个人自由迈进的时代,尤其是在**,每个人突然似乎都迫切希望过上梦想的生活,然后就像问题里所提到的,把现实隐藏或混淆在下面。

  如果观察人、观察艺术、通过艺术来看人能告诉我们什么,那就是,不同年代、不同世代,人性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变化。即使我们在这吃得好点,在那吃得少点,衣服、工作、娱乐的选择多一点少一点,我们依然是 creatures of habit。我们喜欢“观察”其他人的生活,不仅因为这是在社群里生活的人一直在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并学会认识自己的方式。


Songbook, Bil Sandusky, Ohio, 2012. ©️ Alec Soth


  因此,我认为我们不必担心太多。正如我们根据人类习惯可以预见的那样,一旦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成为另一种新的社会规范,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正在(跟风)这样做。


02. 一边热衷P图,一边流行打假,照片修饰的度在哪里?


  N: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修饰为自己和他人留下好印象。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又很热衷“照片打假”,鉴别“这张图P过了”“墙面缝线歪了”成了一种互联网狂欢。


  “影像和真实”的关系一直都是摄影的讨论话题,你认为如何把握“不破坏纪实”的修饰?你又怎么看待普通人(非专业摄影师)对照片修饰的边界?


冯立


  施瀚涛:从根本上来说,影像从一开始就不是真实,它是真实的再现。但是摄影的再现居然可以和真实这么接近,所以人们就习惯于拿它来替代真实。这是一种误解,但是大多数时候也无伤大雅,而且也颇为有用。就像过去人们皮夹子里放着家庭的照片,今天手机屏保上有女朋友的玉照。

  所以修饰照片反映的其实是一种修饰现实的欲望,但是要改变现实太难了,好在我们还能修饰照片。所以,我是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想怎么修饰就怎么修饰吧,生活已经太难了,那就让他们在照片上去获得一点成就感吧,别给他们设一个边界去添堵了。

  至于他们修饰的方式,为什么这样修饰而不是那样修饰,甚至为什么大家的修饰趣味和手段都越来越接近,这就是之前 Nowness 的文章“我们有丑的自由吗?”里面讨论的内容了,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这个问题里预设的“普通人”很重要。这里说的“普通人”我的理解是个体的、在私人生活中的人。一旦进入了公共领域,“普通人”就不普通了,那么他们对于照片的修饰就有很多其他需要警惕的问题了。


冯立


  冯立:坦率地说,我日常拍摄的作品只是简单做一些色彩和明暗的处理就足够了。至于影像和真实一直是摄影的一个悖论,有图未必有真相,即便我们在新闻里面看到的照片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存在。对于大众审美的照片修饰我没有什么异议,磨皮廋脸、拉长腿细腰蜂,大家开心就好。我自己也会在意自己的脸在照片里会不会显得太黑哈哈。


冯立


  Karen Smith:专业摄影师一直有在“编辑”他们的照片——无论是在拍摄时的构图,还是在后期制作中对照片本身进行调色或修饰。我们曾经愚蠢地相信,照片是摄影师在决定性时刻选择的自然片段,可能是对现实完全客观的记录。(但其实)我们永远也看不到他们选择不向我们展示的内容。

  当然,一张照片可以记录所见事物的各种事实情况,但是如果没有更宏观的对于创作背景以及对摄影师心态的了解,我们始终只了解了一半的实际情况。这是 Alec Soth 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出的有趣的“真相”,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断言了摄影师在记录真实方面的能力有限。一旦你接受了这一点,你就可以以开放的心态去解读那些细节,构建一个十分微妙的故事,这个故事既关乎拍摄主题,也关乎摄影师本人。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Charles, Vasa, Minnesota, 2002. Alec Soth


  的确,商业广告,尤其是时尚广告领域,对普通人“想要什么、怎样看待自己”的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展现自己好的一面“是一个主要目标。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改善自己的外貌。节食、化妆、选衣服来露出或隐藏身体部分让自己更好看。

  (我认为)修饰照片并不重要,这只是在欺骗自己。我很喜欢伦敦某个地铁站里贴的一张标语,上面写着:不要 P 你的自拍,如果你丢了手机,手机里的你看着像玛丽莲·梦露,但其实你本人长得像土豆,那我们就永远没法找到失主了。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Patrick, Palm Sunday, Baton Rouge, Louisiana, 2002. Alec Soth


  这是个玩笑,但确实也是一个话题,可以跟 Alec Soth 作品中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几乎没有人为自己的照片特意去化妆或挑服装。他拍下的,就是他找到这些拍摄对象时他们的样子,就是他们愿意在Alec面前展现的那个样子,如果他拍了某个人坐下的过程,那 ta 就真的是那个样子——但每张照片都引人注目,每个人物都让观者着迷,(让你觉得)ta 就是你很想认识的人:这就是一张好照片的力量。从这次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展览中可以看出来,Alec 在他相对短暂的职业生涯中已经收获良多。


Niagara Rebecca, 2005. ©️ Alec Soth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
查看更多评论
  • 雷先生
    33岁
    活动策划/总经理/店长
    1.5万-2万+提
    江先生
    30岁
    摄影师
    5千-8千+提
    梁先生
    34岁
    摄影师/写真摄影师/儿童摄影师
    6千-8千+提
    宁女士
    35岁
    数码总监/主管/修图师
    1.1万-1.2万
    张先生
    22岁
    摄影师/修图师
    5千-6千+提
    徐先生
    29岁
    儿童摄影师
    8千-9千
    凯先生
    38岁
    摄影总监/主管/摄影师
    面议+提
    亦先生
    31岁
    摄影总监/主管/摄影师
    1万-1.5万
专访栖家儿童摄影创始人
专访栖家儿童摄影创始人
摄影的魅力,在于瞬间,在于真实,更重要的则是在于感悟…
专访修图师阿星
专访修图师阿星
你看到美轮美奂的杂志封面,但你能想象它和原图相差多远么…
专访儿童摄影师友十六
专访儿童摄影师友十六
跟小孩子相处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在多年的拍摄过程中,友十六遇到过…
专访修图师萧岚
专访修图师萧岚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事业究竟可以热爱到何种地步?修图师萧岚用一句话便能完整诠释…
专访人像摄影修图师杰子
专访人像摄影修图师杰子
做修图能坚持下去是最难的,有多少人已经下定决心,最终还是半途而废了…
专访摄影师王磊
专访摄影师王磊
你有想过梦想有多远吗?对于未来,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构想,也有着各式各样…
专访情订奇缘团队
专访情订奇缘团队
情订奇缘摄影团队,成立于97年,到现在已经20多年的一个综合型、大型影楼…
专访品尚修图工作室创始人
专访品尚修图工作室创始人
田兴国老师一直说他是一名草根修图师,没有闪亮的头衔,没有深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