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艺术家大部分曾经是摄影创作坚定的拥护者,但面对新的媒介和不断的艺术实践,逐渐转向图像的“使用”。对于图像在历史、记忆、图像背后的操控机制等方面的重写,基于图像作为引擎的各种语义的游戏、篡改和排布,从而大大延展了以摄影作为出发点的艺术家们的创作视野和方法论。
《上下NO.1》,许宏翔,布面水性写真、油彩,200×300cm,2016
《拉拜法人》,宋兮,数码图像,尺寸可变,2017-2019
《独步者的黄昏-14》,杨欣嘉,数码图像,100×67cm,2018
《城市中的***座建筑》,杨圆圆,收藏级微喷摄影,100×70cm,2017
#摄影面对的媒介环境及困境
从摄影的创作、展览及评价实践来看,向来是有两个并行的系统,一个是以摄影本体或者说摄影圈这个媒介社会场域来推动每一项工作的开展,而另外一个则是,摄影作为一种有效的媒介,被合理地利用在当代艺术的创作领域。前者通过各种方式维护摄影媒介的主体地位和艺术史的单行道(即摄影史),而后者则自如地运用摄影来记录并丰富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与面貌。
《夫人们》,蒋斐然,影片(截帧),29分钟,2019
《火影 I》,张晋,艺术微喷,125×100 cm,2016
《巨人传一》,张兰坡,艺术微喷,320×290cm,2018
《鵟》,鸟头,榆木、黑白照片、中国墨、金墨汁、印章、鞋钉、片钉、亚克力,36.5×30.5×2.5cm,2018-2020
从90年代末期开始的一个跟纪实摄影不同的一种创作方式,更多的艺术家开始了执导型的摄影实践,在诸多的实践中,所使用的话语资源多来自于寓言、传说、地方剧目、民间文化;另一些艺术家站在全球化的视野开始思考社会问题和文化议题。以文学或戏剧的方式,通过设置剧情或者进行布景,进行一个综合的排演,外加一些通过行为表达来***终诉诸于摄影,***终形成一套关于现实隐喻的逻辑和图像。
《人偶档案》,张巍,数字合成摄影,130×100cm,2019
《时间的影子系列——我是你的影子,也是你》,沈凌昊,混合媒介装置(闪光灯、感光材料),尺寸可变,2018
《舞池(珠)》,陈维,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2013
《悲伤》,刘成瑞,行为摄影,120×80cm,2016
#写在结尾
在今天,宣布自己是摄影师,或许不如宣布自己是一个使用图像的艺术家来得有效,而后者更容易准确地进入图像在今天的问题核心。
策划 | Amiko
文章 | 海杰
编辑 | 蘑菇
设计 | XPM设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