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以把无聊的事情都做得非常有趣,有人可以把所有有趣的事情都做得非常无聊。
摄影也是这样:不是客人无聊,也不是婚礼无聊,是我们的视觉太无聊。
婚礼摄影,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命题作文”,带着任务去拍摄。新人一定会对婚礼上某些特定的瞬间有所期待,比如仪式上的交换戒指、第一次亲吻等。这部分“经典瞬间”对于摄影师来说属于被动式拍摄,不管你是什么类型和风格,都一定会在婚礼当天把它放在首位加以关注。
除了这部分必拍内容,还有哪些瞬间会被观察到,并记录下来,这才是对摄影师的瞬间敏感度和拍摄能力的真正考验。简单来讲就是,当你觉得没什么可拍的时候,拍什么?
婚礼,不过是生活中普通的一天
婚礼对于新人来说属于特殊的日子,但也是一年365天中普通的一天。忘掉婚礼日的特殊性,不仅有助于缓解摄影师的压力,放宽视野,同时也更容易拍出好照片。
婚礼摄影的内涵在不断变化、拓展,包容性也越来越强。很多以前看起来不是“婚礼”的内容,逐渐被接受,成为了婚礼摄影的一部分。婚礼拍摄的人物主体,也从最初仅仅局限于新人,逐渐扩展到亲人、朋友、来宾,甚至是小朋友、小动物和那些意外闯入的无关路人,这些最终编织成了更为丰富和生动的婚礼影像。
所有的瞬间彼此独立,又互有关联,共同凝结成未来某个日子触动回忆的线索。不仅仅是重新代入,而是仿佛旧日重生。
作为一个记录婚礼的摄影师,就是要大胆“放生”那些看似“必拍”的瞬间,当你全身心投入到整场婚礼,而不是其中几个片段时,就会发现所有看似平淡甚至无聊的瞬间都变得鲜活而有趣了。
不是这些或那些瞬间该不该,值得不值得记录,而是如何记录,以及如何更好地记录。这些都是摄影师后期遴选、组织婚礼故事的原始视觉素材,你发现并框住得越多,故事的讲诉就越生动、完整。当你增大婚礼拍摄内容的宽容度,“没什么可拍”就不再是一个问题。
重新审视那些被“摆弄”的时刻
婚礼从来不会只有一个摄影师在拍,大多数时候你都要面对和其他摄影师、摄像师同场合作的情况,这些伙伴甚至来自不同的公司,秉持不同的拍摄理念。即使你是婚礼当天唯一的摄影师,在现场依然有很多时间将游离在“真实”故事的边缘,像是新人和伴娘伴郎团队以及家庭成员的合影时间、新人的外拍环节、被设计过的“First Look”等。很多摄影师会把此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按部就班地拍摄,从主观上放弃创作的热情。
如果你是一个把记录真实婚礼放在首位的摄影师,那这些被设计出来的时间段就不再只是拍摄列表中的固定条目,它本身也是婚礼故事的精彩部分。
比如合影,我会时刻留意合影的前前后后,甚至合影当中有意思的瞬间,这些才是真实本身,具有极大的故事性和记录价值。简单来说,合影并不重要,那些超出对合影预期的“意外瞬间”才更值得记录。
面对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发挥空间的“安排”,你依然不要放弃对真实的渴求和捕捉,张开敏感的毛孔,时刻维持一触即发的状态,主动发现并记录那些转瞬即逝的难忘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