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人们对婚礼摄影越来越重视,不再像以往只需要家人朋友帮忙拍摄。所以各大工作室和婚庆也不断推新,根据不同情况的新人给出不同方案。
婚礼摄影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摄影师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摄影师需要有相当熟练的摄影技能、户外摄影技巧、抓拍技巧、场面控制能力、场景的熟悉和相当的协调能力。普通的摄影师通常比较擅长静态的拍摄,如果不加训练,难以胜任婚礼动态摄影的需求。
国家地理摄影大赛专访职业婚礼摄影人杜兮,带你了解他作为一位婚礼摄影师的职业坚守,也带你体会他作为一位独立摄影师的影像追求。
中国的“婚礼摄影”就是拍流程,就是拍“走秀”?
在中国,婚礼摄影已经发展到高度商业化、流程化、市场化的阶段、所以不能再简单地去说“婚礼摄影是纪实摄影”,因为在中国,婚礼摄影几乎不是一种自发的主观创作需要,而是比较纯粹的商业行为,只能说“纪实”是婚礼摄影的一部分。
中国的婚礼摄影师很难像国外婚礼摄影师那样,以一个纯粹记录者的身份去随机随缘抓拍不同的婚礼画面。在中国,婚礼摄影师一天的工作,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具体要拍什么,其实在不成文的行业竞争规则里,都有较为繁重的拍摄任务。
比如国外基本上是没有专门拍“婚纱照”这个概念,现场就把“婚纱”给拍了。国外的新郎在婚礼当天才会第一次看到新娘穿婚纱的样子,这就是激动人心的“First Look”。国外的婚礼摄影就更注重“某一时刻”的抓拍。
在中国,诸如亲吻、交换戒指的瞬间必须拍到,而且一般还要拍一些静物,比如婚戒、婚鞋,以及为了展现婚礼策划机构的精细布置,还要拍酒店的空间陈设,类似于“空镜头”。但是依照我的职业习惯,在婚礼拍摄中,类似于婚鞋、戒指、回礼、这些静物的空镜头通常不是我个人的拍摄重点——
人物方面诸如新郎、新娘单人肖像照、合照,新郎新娘与伴郎伴娘的合影,全家福合影等等这些必须拍到。而不同于外国的“重在抓拍”。在中国,抓拍到一张好照片的机会相对少一些,但是以上提到比较同质化的照片,是一定要尽力拍好的。把新娘拍美、把新郎拍帅,我想应该可以算作是不成文的行业法则吧。
而摄影师一般喜欢情绪高涨的片子,比如泪水与欢笑,这种表情能传递更深的感想。而被摄者一般会认为这种片子里的自己“很难看”,殊不知这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殊不知n年之后,这些片子的生命力才更强,一颦一笑会牵动当年的各种酸甜回忆。
就现在大趋势而言,把新娘拍瘦拍美,把新郎拍帅拍酷,把场景拍的高大上,依然是大部分婚礼摄影师的主要目标。
对于职业婚礼摄影师来说,这是一份工作,要以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去拍摄,首要目标是让客户满意,加上中国人的情感表现较为内敛,所以国内的婚礼从业者,从很大程度上需要主动创造、引导一些画面来完成拍摄任务。
婚礼摄影师也分为“两派”——
年轻摄影师入行晚一些,受客源渠道的影响,起步阶段和婚礼策划机构合作比较多,相对来说需要完成更多标准化的拍摄工作。本身擅长人像和纪实类的摄影师,经过几年的口碑积累,会有更多一些的“直客”,个人风格的发挥空间就会大一些。目前,在我一年的订单中,来自婚礼策划公司推荐的客户,大概在10%左右。
我个人特别喜欢拍婚礼上的孩子,孩子不受太多控制,和婚礼有关的开心、难过、好奇,小朋友都表现的特别真实。
飞奔上场送戒指的小花童,下一秒她就摔倒了,条件反射的放下了相机去抱她起来,回头想想,嘴角微微一笑。
虽然“婚礼摄影”就像按着一个剧本、一个套路去抓拍,但是我觉得每一位***的婚礼摄影师都在努力地,在实际拍摄中“去模式化”。一个摄影师不论拍摄什么题材的照片,风格总是带有个人烙印的。拿我自己举个例子,从我入婚礼这行开始,就代入了我拍摄风光照片时习惯使用的构图技巧和后期风格吧,而在婚礼摄影中不断学习到的一些技巧,又帮助我在人文拍摄中更高效的拍到需要的照片。
在我心里“摄影师”这三个字是“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