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张照片,张张都得有他的意义。婚前准备,第一张要表达时间地点环境,***用一张日出的时候的酒店外景来展现,第二张戒指,要结合新人当天的婚礼主题色系。
第三张婚纱,***挂在假人,第四张新娘的小物件,***搁在床边,摆放刻意但看起来要自然,第五张,新人手写的誓言稿等等。
接亲时候,新郎破门的一瞬间,和兄弟团做游戏叫苦不迭的瞬间,单膝下跪,朗读婚礼不平等条约的瞬间,亲吻新娘脚背,伴郎伴娘起哄鼓掌的瞬间等等。
我不能像以前那样着光跟着感觉走,仅仅着眼于眼前,必须要从大局出发,有序拍摄,结果可控。每一个环节怎么组织,需要用几个机位,每个机位用什么镜头,去捕捉什么样的景别,拍出什么样的画面,后期编排控制节奏,调色传达意境。
例如典礼新人接吻的环节,刚入行时我往往会陷入光影和深情的瞬间不能自拔,咔咔咔咔连拍几十张,甚至还不禁的流下眼泪,但***整理照片时,会发现照片重复,视角单一,情节缺失,不能完成一个故事表达。
现在的我提前会安排,第三机位站台中,24-70mm拍全景,负责主舞台和观众,我和第二机位,70-200负责新郎新娘父母伴郎伴娘的中景和特写。
***编排,第一张,新人相对而站时整个会场的远景,第二三张,新娘新郎的对视动容的表情特写,第四张相拥时候新人的全景,第五张,四位父母的中景,第六张,父母流泪的大特写,第七张,伴娘的含泪的特写。第八张,观众鼓掌的全景,第九张,新娘吻后拥抱的中景,第十张,一张美好寓意的细节作为转场照片。
虽然用线性思路去串联整个拍摄,既可以熟练地捕捉精彩瞬间,也能从逻辑与节奏上赋予照片自然流畅的观感。但也失去原来沉浸于婚礼拍摄的快乐。
就像爱一个女生,并不是一昧的对她好,是要努力***,给予依靠,保持吸引与共性。但努力真不是说说而已,会很辛苦,很劳累,甚至违背初衷,失去原本的快乐。
有时说不爱,并不是不想爱,而是爱不动了。
早起对于一个胃病患者简直就是梦魇,比较变态的例如我老家兴化,要争彩头,一个比一个化妆的早,一过12点就开始化妆,凌晨三四点接亲。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胃黏膜得不到修复。
太早起来也没热的早餐卖,主家一半时候是不备餐的,搪塞点苏打饼干。***主要,早起真的没精神,提前设定好的创意也随着身子的疲乏殆尽。不敢喝红牛和咖啡,胃痛起来会死人的。
一次凌晨空腹喝了瓶咖啡,接亲时,热闹的屋子顿时觉得呼吸困难,当时跟助理说,假如我倒下去立马接住我相机拍。
千万吃早餐,一位胃出血患者的忠告。
婚礼预告,现在我有后期了,好多了,以前也是苦不堪言,尤其外地婚礼,回来,候机室修,飞机上修,高铁上修,天天盼着手机LR能有电脑LR那么强大,那样,出租车上也能修了。
现在,不仅有婚礼预告,还有婚礼摄影快修,上个月尝试了一下婚礼快修之后,我觉得婚礼预告还是蛮轻松的,4点起床,5点到开始拍摄,拍摄到下午5点半,让辅机去拍会场,自己找个角落,导卡修片,一小时,80张,还得剪辑,速度与激情,导出后,继续典礼,奋战到九点。
不知是该不该为婚礼时效性越来越快感到高兴,我知道我是越来越累了,哪怕以后带着后期在一旁修。
以前拍会场,拍全就好,不要有遗漏,工整些,层次丰富些,细节多注意,一个小的EXCEL就能写完要求,十万要拍出十万的效果就好。
现在要一花一世界的效果。什么叫一花一世界,就是一朵花,你得给过拍出一个花儿的世界的感觉。10万得给我拍出30万的效果,30万得拍出一百万的效果。
现场啥样,你没点b数吗?舞台偏台,定点光没有,后背景比设计图小一半。
接亲新郎一进门,我就得开始收拾东西,去会场调灯光拍摄,让辅机继续拍接亲,刚调试完灯光,新人就过来了,准备空镜人像,新郎不耐烦要迎宾,新娘拜托着多来角度,婚庆催促着宾客们来了。拍完空镜人像,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让宾客再等会,补几张空镜。
婚礼摄影真的不挣钱,去年6800双机,辅机2400,助理300,相册U盘350,后期筛片200,修片700,排版相册和电子相册200,当天打车、吃饭,200,拍摄道具150,还剩2300,再减去策划的提成,硬件的损耗,提前见客人的打车和时间,一单赚个2000就万幸了。
外地婚礼还得提前一两天去,拍完第二天回来,又是时间金钱的损耗,异地费?去异地拍的由于地方和流程不够熟悉,通常效果都比本地差一些,没脸要异地费。
不去外地拍?北方过了11月份就没啥人结婚了。一个月干五单,一年干七个月活,7万块钱左右,交12个月房租+半个月房租的暖气费。还得生活,学习,提高审美。
一到冬天,只能去南方拍摄来维持,还好去年开始转旅拍,日子好些了,上半年14999两天,一趟云南拍五对,净利润四万左右,拍摄半个月,后期半个月。
下半年涨到14999一天,26999两天,国庆七天,婚礼一单没接,休息一下,准备接下来的法国云南和日本旅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