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情侣那一瞬间的感觉?
摄影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出我们的内心。每个摄影师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见解和表达方式,而怎样和模特达成一致,需要我们前期的沟通和交流。
首先,选择我的客户其实是完全接受我的照片风格的。我会在拍摄前与客户沟通想法,做拍摄计划,倾听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的相处开始变得自然和随意。***有意义的是大家畅所欲言,让思维飞跃起来,一起畅想更多的拍摄可能性。我会去问很多的“为什么?”,比如:情感经历、个人喜好、家庭情况等。
而摄影的***终,还是要回归摄影者本身。摄影者本身的心境和情绪对于照片所表达的情感至关重要,拍摄婚纱照前我会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带着喜悦的心情和探索欲,带着内心对爱情的憧憬,以及保守着“爱的定义”去拍摄。
Q:在一些旅拍中,有一些视角比较独特的画面。这些想法和灵感是从何而来的?
我们都以统一的视角宽度在看世界,之所以说“摄影师的眼睛与众不同”,是因为摄影这个职业需要我们竟可能的寻找更多的视觉角度和可能性,并占据一些独特的视角,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视觉感受。我们尝试不同光学器材的光学折射原理,不惜代价的进购新产品,上天入地,为的只是发现一种新的视角。
我的作品除了多数用单反和微单拍摄以外,还有用GoPro、大疆Mavic拍摄。而想法和灵感是需要平时阅读的积累和拍摄现场即时的观察发现,有些视角只有当你爬的足够低、或者飞的足够高才能发现。我喜欢超现实主义的构成,却又不想PS过于摄影原作本身,所以我坚持从拍摄中获得构成,而不是后期PS。拍摄中我会有意识的寻找动静结合的画面,以及带有寓意的不同物体之间的构成。
Q:一些前景、光影的营造,这些是提前想好的还是临场发挥?
提前要有所准备道具,临场按需要发挥。
当我们打开一个摄影师的相机包,应该去注意观察些什么呢?是去看那些量产的器材么?不是!而是他的“独门秘笈”。比如之前有很多人问我我作品里那些奇异的光芒是怎么搞出来的,我声明是拍摄出来的而并非后期。在这里我将我相机包里除了器材以外的一些东西都抖出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Q:旅拍过程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做婚纱摄影这几年里有喜悦、热爱、激情、成就、也有疲惫和倦怠,伴随我前进的是对未知世界和自我潜能的探索欲望。难忘的经历太多,曾经在毫无保暖情况下,在4000米高山拍摄星空婚纱照(上山前地面温度20度,山上-10度),不知不觉就把流出的鼻涕冻成了冰块。也有在热带海岛上骑着摩托翻山越岭,穿越整个岛屿寻找*好的日落海滩。
Q:如果不拍婚纱照,你***想拍什么?
当然是旅游风景或是一些极限摄影,在美丽自然的环境中搭个帐篷等着阳光和云朵,或是于高空鸟瞰大地,亦或是潜入海底。世界那么大,本该尽其所看。
Q:从创业小白到实力婚摄,一路走来有哪些感慨?
做摄影工作室的几年来其实也走了不少弯路,曾经认为:“一群人会走的更远”,然后开始招募人手建立团队,学习影楼或是其他工作室的运作管理模式,可别人的成功经验未必就能灵验在自己身上。标准化的、流程化的拍摄使得工作室的作品千篇一律,而一味的迁就顾客的审美标准也使得作品毫无风格所言。那段时间自己非常迷惘,甚至觉得无意义。内心却一直明白,视觉艺术本来就是可以由独立的个人来完成,也更显其个性与风格。于是我决定把自己作为先驱,抛弃管理的琐碎,专心的投入到创作中,当然也要感谢我妻子的支持(她充当着我的客服、化妆师、以及英文翻译)。15年开始,我们工作室减少到只有我和妻子两人,直到现在。以后的打算也是坚持把工作室做小、做精。拍好的片,做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