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从样片拍摄中退下来之后,房翔却偶然间去欧洲拍了一次高端的婚纱客照。
由于新人跟他熟识,一定要他亲自去拍,偏偏助手们的签证都被拒签了,他临时拉了林添福和造型师黄韵如去救场。其中有一张照片,林添福在画面中的一角打着灯。
这一次拍摄分别去了希腊和意大利,出片数量不少,有街拍的,有黑白的,有纪实式拍摄的,有光影感强的,也有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样式。最后挑了700张给新人,让挑出350张做成相册,对方说:“都太好了,实在是挑不出来。”
展示照片的时候,房翔会自己归类:这一张调过色,像影楼片;这一张没修过,原片噢;这一张是闪光灯打出来的效果;这一张是属于我们这一代摄影师拍的东西,我连色温都调好了……
“这一次给了我很多感触,我会慢慢去拍一些高端的顾客。”
佳丽的员工说,房翔常跑国外,他眼界很开,常常能带回一些新鲜资讯和理念。
他去欧洲参加比赛、做评委,去日本组织影展、做交流,或者只是四处旅游,拍拍风光,“在路上”是房翔喜欢的状态。
6
徐敏娟是佳丽的副总经理,她待了有18个年头。她眼里的房翔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追求完美,对环境、卫生状况等,都很注重,“我去检查过,但他一看,又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因为他真的是个完美主义。做企业确实是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点我很佩服他。”
除此之外,徐敏娟对房翔的赞扬更在于他的“良心”。
“我们老板,他不是奸商,实实在在地做生意,在广告上不胡乱吹。他经常教育我们,客人一辈子就拍这一次。”
所以房翔尤其注重对技术的把控,每个星期去检查店里的客照,点评;样照出来了,他会亲自去给摄影师做培训。
徐敏娟说:“每次他来,摄影师很紧张,因为他本身自己搞技术的,蒙混过不了关。但有些东西,确实是经过他的点拨,上升得很快。员工对他很敬重。”
唐达慧则认为老板在建设摄影基地这件事上体现出了很好的前瞻性和决断力。早在2002年,房翔就在全国率先建了大型摄影基地,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风气;三年前,基地从太子湾搬到了杭州的滨江新区,面朝钱塘江。
唐达慧说:“房董是第一个做摄影基地,那时候没有人把基地建在风景区。现在搬到这边,门口就是江边,很开阔,并且响应杭州的发展趋势:从西湖时代走入钱塘江时代。他能预先做出一些决策,这对我们各方面来说,都有优势。”
在滨江基地的大厅里,设有“婚庆文化博物馆”,展示一些老照片和各个年代的结婚证,还有“百年经典相机展示”,橱窗里的相机是房翔多年来的藏品。
唐达慧说:“他还是很注重文化的东西。一是他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一是(因为)他对摄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