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0后为主力的一代人像摄影师形成的圈子有个特点:彼此联系紧密,交流甚多,像哥们儿一样相处,一个圈子,人数不多不少,却个个有分量。
房翔总结说,他们并不只是在业务上成功,每个人有更小的专攻领域,或是以某种特色见长:“亚辰,黑冰,巍崴,我的中国风,华斌的黑白、人体,我们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现在都是样照大师。”
他自己一直都还保持着创作的习惯,几乎年年带着创作团队出去拍个二十来天,去云南,去海南,去西藏……出来的作品并不用作商业用途,攒几年了,自己就集结出个摄影册子。到现在,他有了两本书——《中国风》和《中国风Ⅱ》。
“摄影,其实很多时候是玩出来的。”某种程度上,房翔已经算是“玩摄影”的状态,不必受生存和资金的束缚,只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佳丽的摄影总监唐达慧说:“搞技术的人陷在商业里,会没有创作灵感了,但他还想拍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但因为身上背负着很多责任,也因为身体的缘故,房翔说近两年在摄影上的心力用得少了,“很痛苦,最近想要捡起来。”
他下一本摄影册子的拍摄也在计划中,这一次想拍的是肖像。他说:“婚纱照追求的是唯美,但作为一个人像摄影师,骨子里希望拍的是七情六欲的东西,我想拍周围一两百个朋友的肖像,或是我认为的肖像,纯粹跟婚纱照不搭界,纯粹就是玩。”
4
人像摄影行业的从业者,若是做技术出身,并且做得不错的,大都会循着一个相似的发展轨迹:摄影师——老板。
房翔也不例外,并且,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摄影的成就无需赘言,企业的成就同样不凡,佳丽摄影成立至今19个年头,4个人的团队发展成为600多人的企业,他的扩张举措不断:创立第二品牌,建设摄影基地,涉足写真领域,纳入儿童摄影,打造婚庆项目,进驻其他城市……他现在所拥有的,像是围绕着婚纱摄影的一个产业链,并且,在杭州仍然占据着行业老大的地位。
他自己说:“这帮哥们当中,企业,可能(就是)我现在还保持着这么一种势头。”
很多技术优秀的人容易陷入完全以技术打市场的思维模式中,却忽略了商业规律的其他方面,譬如顾客的偏好,致使企业发展难以为继;另一种情况则是,摄影师彻底转型做老板,放弃技术。而对于二者兼顾得不错的房翔来说,他常常被问到“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这个问题。
早几年,佳丽大概六七成的样片他仍然亲自拍摄,但近两年,他们也会从外面请一些专门拍样片的摄影师。
“我的名声他们还是知道的,会说,老大你不要站在后面,站在后面我紧张。我看他们的流程,更重视的是整体的东西。”
作为一个胶片时代的、老派的、注重前期技术的摄影师,从个人感情上,房翔会有点计较“背景中的云都是后期做上去的”。
“在我们这一代摄影师当中,这是不可能的,我们都是拍出来,把天空压出来。这是观念的转变。现在的样照,好多都是形式的。我弟弟说,你的产品更适合七零后。我就退下来了,不做婚纱创作了。”
这其实也让他觉得受打击,有失落感,但他懂得权衡。“可能房翔有一些东西,就是学会退下来。有时候你退下来,是让企业更好地去发展,这是作为企业家必备的一个素质。任何东西不能以我的个人意志告诉这个团队怎样,而是以市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