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认为,3D打印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制造技术,谁能够最大程度地研发、应用,就意味着掌握了制造业乃至工业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被认为有望成为最大3D打印业国家
目前3D打印技术尚不具备取代传统制造业的条件,在大批量制造等方面,高效低成本的传统减材制造法更胜一筹。
《国际增材制造行业发展报告》显示,3D打印技术2011年全球直接产值为17.14亿美元,年增长达29.1%。随着我国3D打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全球市场份额的增加,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Davidl
bourell教授预言: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增材制造业国家。
不过,让梦想照进现实的3D打印技术,目前还有一些短板。
“由于增材制造的材料研发难度大,导致3D打印制造成本较高;金属材料成形的制造效率不高,每小时大约只有100到3000克。”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指出,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还面临制造精度不高等实际问题。
据了解,增材制造技术在我国重工业零部件制造方面得到一定应用,但尚未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其工艺与装备都有待进一步开发。
华中科技大学王运赣教授则认为:未来传统的减材制造法依然是主流,增材制造法是补充手段。他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3D打印,与长期使用的减材制造法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发挥增材制造法的优势,克服增材制造的缺陷。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3D打印技术尚不具备取代传统制造业的条件;在大批量制造等方面,高效低成本的传统减材制造法更胜一筹。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是3D打印的软肋。如何迈过这道坎儿,是目前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待解难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