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约稿之前,我对许熙正先生的了解少得可怜,仅有的印象是年前一位相熟的作者发送的一个网址链接,寥寥几张图片对我触动颇深,他的作品突破了我以往许多约定俗成的视觉经验,坦白说我十年图片编辑生涯中,可以称之为“耳目一新”的作品寥寥无几,而这些作品肯定位列其中。
之后借信息畅通和圈子不大的优势,我逐渐了解到类似于“台湾摄影师”“从影二十余年”“现常住上海从事商业摄影”
等线索,所以才有了近日的一番沟通及本期刊登的三组作品。本来按照以往的习惯,杂志不可避免地要对刊出的影像佳作进行一番解读,以利于读者更好地“读图”,但这次面对一个成长经历、技术语言以及影像风格都相对陌生的摄影师,我却总是感到无从下笔,因为主观的描述和“看图说话”式的解读很可能产生歧义,我只能说我从许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表现的力量,一种不曾割裂的,一种贯穿心、眼、手与影像之间气场,这本应该是每个举起相机的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在今天却显得如此难能可贵,所以还是看看许熙正本人的叙述,也许这样更加直观,更少谬误。——
轶程